胸推胸推是什么


胸肌训练,主要就是“推”、“夹”两大收缩功能训练为主了 。既然都是练胸肌,而推和夹的训练对胸肌来说又有什么区别和针对性呢?
相信多数朋友都会认为“推胸”类动作更针对胸肌厚度的发展,而“夹胸”类更针对胸肌中缝和整体面积的发展 。毕竟看起来的确是这样,也貌似有几分道理,而且大佬们也都是这么说的:推厚度、夹中缝!
真的是这样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这个很少有人提到的冷门问题 。推胸与夹胸的区别!

胸推胸推是什么

文章插图

收缩功能这里的推胸我们不考虑肘关节贴近身体的推法,对于胸肌来说,肘关节贴近身体上胸的发力比例就会增加,这也没必要讨论 。
其实,无论是“推胸”还是“夹胸”,都是利用了胸大肌的“大臂水平内收”的收缩功能 。
也就是说,无论是推,还是夹,其实都是在利用胸大肌“夹胸”的收缩功能刺激胸肌,只不过推胸的负荷施加在肘关节,夹胸的负荷施加在了手掌 。
说白了还是利用胸大肌相同的收缩功能训练,只不过执行方式不一样了而已 。
由于力臂的改变,“推”永远要比“夹”所能承受的负荷更大,因为几乎相差了整个小臂的长度,而且推胸的行程一般更短,难易判断可想而知 。
除非用肘关节夹(蝴蝶夹胸器)可以与哑铃卧推使用差不多的重量 。但是卧推到最顶端其实胸肌压力就小很多了,而夹胸器械收缩到最顶端负荷依旧不变(因而抛开运动表现,就雕刻刺激肌肉而言,固定器械的刺激效果肯定是更胜一筹的) 。
胸推胸推是什么

文章插图

参与发力的肌肉推胸的协同肌除了肩前束,主要就是三头肌了,因为整个过程除了大臂水平内收的趋势,还需要肘关节伸直的发力趋势 。
但是夹胸的协同肌除了肩前束,主要就是二头了 。肘关节也需要承受压力,保持肘屈的静态收缩趋势 。
因而某种程度上来讲,如果你某天夹胸练得多,二头当然也能作为协同肌一同刺激 。
胸推胸推是什么

文章插图

肌肉刺激效果(厚度、中缝、面积)接下来就是大家最关心的“肌肉发展”的问题了,也就是所谓的胸肌厚度、整体面积、中缝、外侧沿 。
而大家的普遍分类则为:推胸大重量更针对厚度 。夹胸充分打开的过程(如哑铃飞鸟)更针对面积和外沿,夹胸夹紧的过程更针对中缝 。
然而,就胸大肌而言,它只分为上、中、下三束,甚至通常情况下只需分为上、中两束针对练习即可,其它方面(外沿、中缝、面积)的针对刺激可以说意义不大,即使真的能针对练到,但是对于普通爱好者而言也完全没有必要(最基本的增肌饮食、睡眠、恢复、普通训练做好了吗?)!
胸推胸推是什么

文章插图

厚度:
普遍认为推胸增加厚度,主要是因为推胸的重量最大,众所周知大重量成就大肌肉,只有大重量的刺激,肌肉才能更大、更厚 。而推胸恰恰是胸肌训练中所能承受负荷最大的动作方式 。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所谓的厚度,无非肌肉肌肉更大了,肌肉含量更多了,这就是最基本的增肌,而非针对训练 。只要给足压力,恢复生长,它就会更厚,无论你是怎么刺激它的,这一点就不必过多解释了吧 。
有人会说:“推胸能承受更大的重量,胸肌刺激肯定更大!”这一点我们在开头说“收缩功能”已经提到,推胸的力臂减少了,也就意味着同样的重量,对胸肌的压力减小了,而且一般推胸的动作行程也会比夹胸小一些,因而对于获得的刺激程度而言,更大的重量只是弥补了力臂与行程所减小的负荷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