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度容易焦虑的人自救方法( 二 )


04
任何的焦虑,归根到底,其实背后都是恐惧导致的 。这恐惧来源于什么?来源于我们的想象,对于未发生的事情的负面想象,并且还是灾难性的想象 。就觉得这个事情做不好了,会面临怎样恶劣的结果——人就是被这个想象所吓倒的 。
你想一下,你的焦虑是不是这么回事,反正我的焦虑,只要分析,确实每次焦虑背后都能够找到一个想象中的可怕后果 。至于想象中的这个可怕后果会不会发生呢?是有可能会发生的,对吧,正因为有可能会发生,我们才会害怕嘛 。用“会”和“不会”,这是一种0或1的二元思维思考方式,也是平时我们最不自觉会使用的看待问题的方式,但它是有弊端的 。
后来我学习了另一种看待问题的方式,叫做概率 。我发现用概率的视角来看待事情,对缓解人的焦虑也是有一定效果的 。比如我们不要去问想象中的可怕后果会不会发生,而是要去问想象中的可怕后果发生的概率有多大?
一旦问出这个问题,我们就能够比较两种损失:1.灾难性想象中的最大损失*事件出现概率;2.焦虑情绪导致的损失*100% 。两相对比,我们能够发现,其实我们经常所做是赔本买卖,我们经常会为概率很小的可能性,真实的付出了过多的代价 。
05
文章最后,我想说一说我对焦虑的基本态度:再来一次,我还是选择那些会焦虑的日子 。
我有过焦虑的日子,也有过长期不焦虑的日子 。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会更愿意去过那种会存在焦虑的日子,尽管焦虑本身并不会让人感觉好受 。的确,深处焦虑的时刻,让人难受——不过好在,和焦虑的长期相处过程中,也被动的学会了一些与之相处的方法,比如以上列举的一些 。
在焦虑之中,我幻灭过,绝望过,但这些心理上感受到的“艰难”,却从未有一次真正意义上将我挫败到以至无法再次站起 。实际上,每一个阶段过后,总能够发现,那些焦虑是有意义的,熬过来了,人就成长了,也有收获了 。正相反,那些长期不焦虑的日子,看似岁月安好,但对我来说,正可能是一种催眠,一种麻木,也可能是一种陷阱 。
之前有位仁兄热心肠的说,千万不要停止努力引发的焦虑 。对这句话,我是深有体会的,我不想再一次陷入到那种长期焦虑不起来的、低烈度但绵延不绝的丧之中 。能对生活中的某些事感到焦虑,说明人对那些事或物是上心的、关心的,否则,对什么都不关心,人是焦虑不起来的 。
比起努力过程中的那种焦虑,人最怕的是一种,对什么都无所谓的样子 。成绩搞成这样好不好呀?无所谓,就这样吧,还能咋滴 。生活过成这个鬼样,可还行?也还行,不是还活着呢,要求那么多干嘛,随便过就行了 。
他们会尽力去避免较真、避免深刻的思考,避免去想自己该追求什么样的生活,应该坚守着怎么样的标准 。他们不关注周围人和朋友的发展动态,他们会把自己封闭在舒服区内,只接受令到他们感到舒服的信息 。这样的生活,经历过的人都知道,那不是原地踏步,而是在后撤步,看似什么都无所谓,但其实对什么都很消极,是很可怕的 。
从一种对什么都无所谓的消极生活态度,到变得生活有标准,有着一些自己要去维护的东西的状态,这种转变,需要多久?因人而异 。也许,需要一个春夏秋冬 。也许,就会长久的处在萧索寂寥的冬日,很久很久的让自己麻木着,没有苏醒的意愿,也难有什么东西能够激起他们苏醒的意愿,自然就难以苏醒 。
所谓“难有什么东西能够激起他们苏醒的意愿”,可怕不只是在于外人不知道怎样才能让他们好起来,还在于,他们也不知道怎样让自己好起来—-他们已经陷入了一种骨子里不想好起来的境地,乃至于即便他们有时候意识上觉得自己应该试着好起来,其实都没有办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