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又撒了两个大谎,谁还敢买FF?( 三 )


9位董事会成员中5位可由FF管理层委员会决定 , 按照中国大陆的法律认定规则来看 , 如果一利益集团控制某一公司半数以上的董事会成员 , 那么就可以认定这一集团实际控制这家公司 。
贾跃亭虽然在辞去FF的CEO之后 , 担任的是FF的CPUO一职 , 但需要注意的是 , 他依然是FF管理层委员会的一员 。 另据外媒The Verge报道 , 任FF全球资本市场副总裁一职的王佳伟 , 是贾跃亭的外甥 , 他同时也是这一FF管理层委员会的成员之一 。
无独有偶 , 做空机构J Capital Research也曾在他们的做空报告中提到“贾跃亭或许仍然通过直接控股 , 担任职务、聘用亲属(外甥王佳伟)等方式掌握对FF公司的控制权 。 ”
这就意味着 , 贾跃亭看似已经主动脱离了对FF的掌控 , 但实际上FF依然“姓贾” 。
面对贾跃亭利用管理层进行权利布局的事实 , FF独立特别调查委员会也在调查报告中列出了一系列的补救措施 , 其中新任命了Susan Swenson担任董事会执行主席一职 , FF CEO毕福康和CPUO贾跃亭将向其汇报 , 且后者二人的年度基本工资均将削减25% 。
根据新的领导结构 , Brian Krolicki 将卸任FF董事会主席和公司治理及提名委员会主席的职务 , 成为董事会审计和薪酬委员会的成员;Jordan Vogel将卸任FF治理及提名委员会的职务 , 担任首席独立董事;Scott Vogel将成为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公司治理及提名委员会的主席 。
此外 , 对于与贾跃亭有亲属关系的FF全球资本市场副总裁王佳伟 , 将会被无薪停职处理 。
据连线出行获悉 , 以上这些补救措施已于2022年1月26日获得FF特别委员会的批准 , 并在2022年1月31日的FF董事会会议上获得批准 , 立即生效 。
在业内看来 , 通过以上一系列对于FF管理层的“大换血” , 将会对贾跃亭此前构筑的掌控权利进行一定的限制和约束 。 而对于FF而言 , 它面前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需要思考——此次贾跃亭的谎言再次被拆穿后 , 还会有人相信FF吗?
3 还会有人相信FF吗?
FF自身可被信任的资本 , 已经所剩不多 。
对于车企而言 , 获得公众和投资人信任的主要来源就是产品的量产 , 以及之后的销量 。 就拿“蔚小理”为例 , 在它们成立之初并不被市场认可 , 以至于各自都经历过“至暗时刻” 。
但随着旗下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交付 , 渐渐被更多消费者接受和认可 , 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销量的增长 。 放眼去年全年销量 , “蔚小理”三家车企的总销量都已接近10万辆的水平 。
再到今年1月 , 小鹏和理想的月度销量都已破万 , 分别达到了12922辆和12268辆 , 蔚来虽然没有实现破万 , 但销量也接近万辆、达到了9652辆 。
销量之外 , 股价和市值的增长也体现出了资本市场对于“蔚小理”的信任 。 截至2月8日收盘 , 蔚来、小鹏和理想的股价分别为24.69美元/股、37.17美元/股和29美元/股 , 市值分别为392.7亿美元、318.3亿美元和294.7亿美元 。
如果将此股价和市值与“蔚小理”在美股上市时相比 , 都有大幅的提升 。 蔚来、小鹏和理想美股上市当日收盘时股价分别为6.6美元/股、21.22美元/股和16.46美元/股;市值方面 , “蔚小理”上市当日市值分别为62亿美元、155.9亿美元和97.24亿美元 。
反观FF这边 , FF 91自2017年1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CES展上发布后 , FF多次承诺量产上市时间、也多次经历量产上市“跳票” 。 连线出行曾在《贾跃亭又给投资人“画饼”了》一文中对其进行过详细描述 。
而对FF 91的量产上市 , FF相关高管依然还在做出承诺 。
今年1月 , FF发布微博表示 , FF 91将会在今年夏天正式量产 , 根据计划FF 91的量产版应该是在7月份正式下线 。 而在此前 , 毕福康也在公开场合透露了同样的消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