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头条)大国“钟”匠——记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首席科学家张首刚和他的“时间团队”( 三 )


2003年 , 为满足国家重大急需 , 国家授时中心与相关研究院所凭借时间频率技术与天文科学理论的积累 , 用不到三年时间研制建成中国区域定位系统(CAPS)演示验证系统 , 精度不亚于美国GPS卫星导航系统 。
“CAPS系统建设体现出‘勇于创新’的精神 , 依然在鼓舞着新时代授时人前行 。 ”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党委书记窦忠说 , 创新是引领科技进步的第一动力 。 党的十八大以来 , 国家授时中心坚持自主创新不停步、走快步 , 在国家战略的必争领域加强布局、做强做大 。
把比微波原子钟精度更高的光钟送上太空 , 实现高精度空间时间基准 , 是当前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 。 张首刚和团队的十多名中青年“钟匠” , 用十年打造出了中心的第一台地面光钟 , 如今的工作是把这台铺开来足有20多平方米的光钟塞进不到1立方米的空间站实验柜 , 其难度不只是器部件的尺寸缩小 , 更是系统与工艺的再造 , 需要突破系列关键技术 。 眼下 , 这台“争气钟”正加紧在国家授时中心研制 。
“国家授时中心的时间频率研究和授时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 , 就是有这群可爱的同事们 。 ”张首刚说 , “国家人”做“国家事”、“国家队”担“国家责” , 国家授时中心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 致力于填补一个又一个国内空白:
——重启世界时这一战略资源的自主测量 , 摆脱此前世界时数据对国外的依赖 , 保障我国航天任务的顺利进行 。
——启动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建设 , 将光纤授时与改进后的长波授时结合形成地基授时 , 并与卫星授时融合 , 搭建天地一体的授时体系 。
——发展网络时间传递及应用新技术 , 在云端建立节点 , 建立起网络授时系统 , 填补高精度“北京时间”在网络空间的缺位 。
……
【(新华全媒头条)大国“钟”匠——记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首席科学家张首刚和他的“时间团队”】“国家利益拓展到哪里 , 我们的授时服务就跟到哪里 。 ”张首刚说 , 授时人将赓续红色血脉 ,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老一辈科学家精神 , 坚持自主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 在新时代的授时工作中夺取更大的成绩 。 (参与采访人员:梁爱平、张晨俊、张博文)(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