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备案制与事业编制的关系 备案制和事业编的区别是什么

编制备案制和事业编制都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主要制度,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的人员来讲,这两者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能够跨入到编制备案制的工作岗位,也是半个脚已经踏入了体制内,属于财政供养人员范围 。
【编制备案制与事业编制的关系 备案制和事业编的区别是什么】在近些年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当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岗位后面的备注中写的是“编制备案制” 。
很多人并不了解编制备案制背后它的实质意义和内涵,所以也产生了很多对编制备案制的误解 。
有很多培训机构给培训的学生讲:编制备案制是一种轮候制度,是等待前期事业编制人员退休以后,将编制轮换给备案制人员 。
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是一种极具误导性的说法,而且是没有任何依据的说法 。
本期文章我们就围绕编制备案制和事业编制的区别来展开介绍,为大家全面了解编制备案制提供一些参考 。

编制备案制与事业编制的关系 备案制和事业编的区别是什么

文章插图
一、什么是编制备案制?编制备案制是一种标准的叫法,在现实操作中,有很多地方将其称之为员额制 。
本质上讲是事业单位和事业编制中衍生出来的一种人员编制,其工资福利和人员经费等各方面的经费均纳入到财政预算保障,与单位的财政供养来源方式一致,属于财政供养人员 。
编制备案制实行的单位,要通过编制部门备案通过后,才能对外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在总量上,编制部门对其进行把控 。
二、编制备案制的特点(一)编制备案制或者报备员额制,都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重要制度,统一执行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规定 。
(二)编制备案制并不是事业编制,是事业单位中存在的另一种正式人员的管理人事制度 。原俄制或者编制备案制在总量上是受到编制部门的控制,进入和退出严格按程序办理 。
(三)编制备案制人员与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待遇大体相当,参加的社保体系是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保体系 。
在少数的地方编制备案制人员待遇会略低于在编人员,但绝大多数地方是完全一致的 。
(四)编制备案制人员并不属于事业编制人员,在人员管理方面,要根据考核结果决定是否续聘 。虽然很多人认为这种方式只是存在于一种形式,没有实质性的价值,但是这也设置了制度性的保留 。
也就是说,编制备案制人员是可以被解聘的,而且是可以根据考核结果进行解聘 。而事业编制人员根据事业单位管理条例,非经规定的程序不能解聘 。
三、编制备案制与事业编制的关系( 一)编制备案制和事业编制人员都是事业单位的正式工作人员 。
从编制备案制的产生来讲,最初主要是为了解决医院和高校等事业单位中事业编制管理缺乏活力而产生 。因为医院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学校同样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科研人员 。
而事业编制是要严格遵守事业单位管理条例,尤其是在选人进人方面,存在很大的制度性局限,每年的招录招考都是在统一的时间进行 。
同时,医院和高校又是特别需要灵活掌握新进的专业技术人员,而且人员的需求刚性比较大,所以率先为医院和高校开设圆额备案制,让他们实行自主招聘 。
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来,选择适合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备案制就是这样产生的,在管理方面更加灵活 。

编制备案制与事业编制的关系 备案制和事业编的区别是什么

文章插图
(二)编制备案制人员与事业单位在编人员虽然都是正式人员,但有很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