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第一周,白龙江畔春光“赋能”数字科技

新华社兰州2月14日电(采访人员马希平)初春时节 , 白龙江甘肃段两岸初萌绿意 。 地处陇南市文县的大唐碧口水力发电厂 , 一场智能电站数字化转型伴着春光开展得“暖意融融” 。
虎年开工第一周 , 大唐碧口水力发电厂下设的大唐苗家坝水电站正在进行机组检修 。 与往年不同的是 , 数字科技技术为一线检修人员带来更多便利 。
“近年来 , 我们在检修工作中持续引入数字科技 。 比如更新换代后的互感器校验仪体积小、易携带、更安全 , 精度也比以前更高 。 ”大唐苗家坝水电站副主任王志宇说 。
在大唐苗家坝水电站的水库岸边 , 一个灵敏的机器人转动身体监测着大坝变形等数据 , 机器人不仅能够自动采集信息 , 还集信息汇总、上报等功能于一体 。
大唐苗家坝水电站水工专工贠旭林说 , 苗家坝水电站的测点多、测点广 , 以前测量大坝数据要十几个人 。 2021年使用大坝安全机器人监测设备以来 , 只要两个人就可以完成数据监测 。
布设在生产一线11台机组各点位的设备自动采集数据后 , 通过系统自动上传到大唐碧口水力发电厂集控中心 。 集控中心是该电厂4座电站协调运行的“最强大脑” , 4座电站各发电机组的运行参数、水情信息、生产一线监控图像等数据在这里一目了然 。
“有了集控中心 , 我们就能根据白龙江流域的雨水情、库容量、发电量预测等实时信息 , 实现水力的经济调度 。 ”大唐碧口水力发电厂厂长党星明介绍 , 集控中心的科学调配和“遥视”功能也提高了我们在汛期的应急处置能力 。
【开工第一周,白龙江畔春光“赋能”数字科技】2021年 , 在来水同比偏枯四成的情况下 , 大唐碧口水力发电厂利用集控中心实现水库梯级调度、精细化管控 , 发电量仅减少一成多 , 全年4座电站共完成发电量30.39亿千瓦时 。
甘肃依托境内黄河和长江流域丰富的水力资源 , 清洁能源发展的历史由来已久 。 其中碧口水电站在陇原大地已经闪耀近半个世纪 , 被誉为水电领域“白龙江上的第一颗明珠” 。 近年来 ,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持续投资开发白龙江流域水力资源 , 以碧口水电站为依托 , 先后建成麒麟寺、苗家坝、石鸡等水电站 , 并持续引入新技术拥抱数字化转型 。
“作为早期建设的水力发电厂 , 只有持续注入科技力量 , 才能拥有稳产增产的动力和活力 , 持续为甘、川民生及经济建设提供‘清洁’电力保障 。 ”党星明说 。
滔滔白龙江蜿蜒千里 , 清洁能源点亮万家 。 数字科技的新故事正伴着春光在白龙江上徐徐展开 。 (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