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占率第一,是vivo的起点还是终点?

随着这几年技术的发展成熟 , 智能手机似乎进入了增长瓶颈 , 为了缓解压力 , 多数手机厂商都在发展战略上进行了调整 。
近期 , vivo即将推出平板电脑的消息再次喧嚣尘上 。 不同于以往似是而非的传言 , 这次vivo似乎已经做好了产品上市的准备 。
回顾2021年 , vivo的市场表现可算突出 , 据调研机构Counterpoint公布的数据显示 , 2021年全年 , vivo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市占率达22% , 位列第一 。 而在2020年这一数字为17.7% , 排名第二 。
市占率第一,是vivo的起点还是终点?
文章图片

从第二到第一 , vivo究竟做了哪些改变?
在手机销量形势大好的背景下 , vivo为什么突然要推出平板电脑?
2022年 , vivo的优势还能继续保持下去吗?
本文将针对这三个问题进行探讨 。
机海战术效果凸显 , 助力vivo逆势夺第一
受疫情黑天鹅影响 ,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其实一直处在较为低迷的、缓慢恢复的状态之中 , 中国市场算是为数不多的情况较好的市场 , 也因此 , 主流手机厂商都牟足了劲 , 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
据《悟空评测》统计 , 2021年“华米OV”几大厂商共发布新机型141款(包含旗下子品牌) , 其中小米系发布了25款 , 华为系发布了24款 , OPPO系发布了43款 , 而vivo系发布的新机型总数最多 , 为49款 。 其中 , vivo主品牌36款 , iQOO 13款 。
在2021年的市场争夺赛中 , vivo明显选择了机海战术 , 最终展现出了良好的市场效果 。 根据统计数据可以看到 , 几乎每个月vivo都有新机型推出 , 机海战术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不断上新 , 持续的在消费者眼前刷新存在感 , 以获得关注 。
除了潜移默化的吸引消费者注意以外 , 价格覆盖范围广、能满足各类消费者需求也是机海战术的优点之一 。 笔者观察发现 , 去年vivo推出的所有机型 , 价格跨度相当大 , 从千元机到6、7千元的高端机都有所涉猎 。 在所有产品中 , 又以2000-4000元的中端机作为主推机型 , 这能让vivo保证在冲击高端的大环境下不丢失中低端市场 。
实际上 , 很多厂商都曾经采用过机海战术 , 如华为在刚回到国内市场时 , 就是采取疯狂上新的方式迅速抢占了市场 , 站稳了脚跟 。 但那时华为更多是出于生存的需求 , 而如今的vivo则不然 。
确切的说 , vivo的机海战术与其2019年制定的长赛道战略息息相关 。
vivo认为 , 未来手机市场的变数会出现在设计、影像、系统和性能等四个方向 , 并制定了以此为基础的四条长赛道 。
设计、影像、系统和性能是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最关注的四个要素 。 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的消费者对于手机的“颜值”非常看重 , 这就要求产品设计符合其主要受众的审美 。 影像则意味着拍摄和成像技术的高低 , 拍照是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用户都会用到的功能 , 在这一方向做突破 , 更容易吸引普通用户 。
系统和性能则是提高产品复购率的不二法门 。 消费者固然可以“始于颜值” , 为一款设计感丰富的智能手机慷慨解囊 , 但一定不会愿意长期为卡顿的系统、频出的bug买单 。 长期保持对系统的优化升级 , 不断提升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 是企业对产品、对消费者负责的体现 。
对于vivo来说 , 长赛道战略就像是根 , 而机海战术是养料 , 二者结合 , 结出了令人满意的果 。
市占率第一,是vivo的起点还是终点?
文章图片

但对一家成熟的数码产品研发企业来说 , 仅有这些还不够 , 对市场局势的正确判断也很重要 。 众所周知 , 华为因为一些客观原因 , 让出了国内大部分的高端手机市场 , 留下了大片空白 , 引起了各主流厂商之间的争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