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政治不自由且民众普遍愚昧的社会跟寓言里的疯人院差不多 。在这种状况下,从事自由的启蒙事业就不能运用自由环境中的自由策略 。知识不再是唯一的解救之路,不同的知识也不再是不分彼此、同等重要的了 。在这种处境下,首先要针对特定的不自由和愚昧现象,确定什么知识在此时此地比较重要,并给予这些知识优先的对待 。也就是说,知识者的问题意识决定了什么是最为迫切的知识,“每当一种全民性偏见应受尊重时,那么这种偏见就应该在其(百科全书)条目中郑重其事地加以阐述,且须带有所有似是而非、颇具诱惑力的点缀物;但另一些条目则以可靠的原则论证相反的真理,参阅这些条目则可推翻这座烂泥堆起来的大厦,使其化为齑粉” 。[31]
虽然法国《百科全书》文章的写作者们精明老练,他们的批判目标也非常明确,但是,在必要的时候,他们会故意采用装傻、装天真的策略 。他们“一般并不表现得公开大胆”,而是让文章包含“某种单纯和天真,例如,在‘教会法’‘圣经’‘四旬斋’等条目中,作者都声言自己的意图是纯洁的,并且完全服从教会的决定 。……此外还有一些显而易见的象征说法、插入语、影射和讽刺等等” 。[32]深思熟虑的批评显得像是临时想到的念头,无关宏旨,不必在意 。这种麻痹对手的手法有时候不过是掩耳盗铃,低估了对手的警觉和灵敏嗅觉 。但对于文章作者,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对于不能从知识政治或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来了解这些18世纪专制制度下启蒙人士如何艰难写作的批评者来说,启蒙作家当然显得在实际问题上摇摆不定、无所适从 。不过,这样的批评见解是肤浅和自以为是的 。

文章插图
四 互联网时代的维基百科现代百科全书的一些主要编纂方式,如按字母顺序排列的条目、细目标题(topic headings),以及便于查询的格式,如双栏、栏外标题(running heads),都可以追溯到中世纪,但经过早期现代时期印刷参考书的改进和改良,渐渐完善,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参考书特征,其中以交叉引证最为常见,也最为有用 。今天的网上百科全书已经将此改变为关键词的链接,看上去是前所未有的,其实是在新的互联网技术条件下对早先方法先例的重新运用 。
我们现在熟悉的参考书的知识权威也是逐渐形成的 。最早的百科全书都是某个编纂者的杰作,他就是知识权威 。编纂者使用别人的材料,一般是不加说明的 。后来(直到18世纪),百科全书基本上都是多位或众多贡献者的合作成果,但如何处理知识来源和权威却并没有统一的规则 。约翰·海因里希·泽德勒(Johann Heinrich Zedler)编著的《德国百科全书》不提贡献者是谁,也不提有多位贡献者的事 。狄德罗编纂《百科全书》,则是把自己描绘成一个类似于中世纪或早期现代参考书编纂者的角色,淡化自己的作者身份 。他只是在报告别人说什么,无须为他们所说的内容承担责任 。这是躲避思想审查制度的一个办法 。
但是,这使得狄德罗原先关于集体作者和作者文责自负的计划复杂化了 。这部百科全书第1卷出版后即招致政治压力,这种压力使得许多贡献者不再愿意公开身份 。狄德罗先前在前言里允诺,凡是他个人撰写的文章都会以星号标识,但他可能并没有这么做,因为后面几卷里的文章很大一部分都是他自己写的,却没有标以星号 。这使得贡献者的真实身份辨认变得困难 。另一重困难是,一些多产的贡献者是把写作外包给写作助手的 。[33]在当时,这么做是正常的,不像今天会被视为剽窃 。文艺复兴时期也是如此,人文学者可以出钱雇人代为阅读,写成阅读笔记供他使用 。这叫学术外包 。今天一些教授把研究生当廉价劳动力使唤,将他们的劳动成果据为己有,其实也是这么做的 。只不过学术伦理变了,人们不再像以前那么容忍,而是以批评的眼光来看待这种学术行为 。
- 生活小妙招小技巧 生活小妙招小窍门有哪些
- 有趣的生物科普小知识 生活小知识科普有趣的名称叫什么呢
- 护理知识包括哪些 关于护理的知识一
- 生活中的小窍门40个字 生活中的小窍门有哪些15字以内
- 坚持广播稿400字 生活向导广播稿400字
- 男人是不是都喜欢林有有 男生如何对付林有有
- 每天的生活日常句子 每天一句生活句子
- 5个生活小妙招 生活小妙招50招大全
- 生活小常识ppt
- 生活小妙招广播稿200字 生活小技巧广播稿500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