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图3/4
“花魁”系列热销瑞幸大量采购埃塞尔比亚生豆图源:瑞幸咖啡微博
和稳定的爆款制造能力相辅相成的 , 是瑞幸在营销上的突破 。 这种突破在签约谷爱凌以及一系列代言营销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
许多消费者是在冬奥期间认识谷爱凌的 , 而瑞幸早在去年6月就开始对邀请谷爱凌代言的事项展开讨论 , 仅过两个月便决定签约谷爱凌 。
代言人的选择相当考验品牌的眼力和后续的营销能力 。 冬奥会之前 , 谷爱凌对于大多数中国消费者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 因此围绕谷爱凌的代言营销和往常的流量明星必须有所区别 。
为此 , 瑞幸做了大量筹备 , 其每个营销动作均有精准卡位:
2021年9月 , 瑞幸正式宣布代言合作 , 并研发了两款谷爱凌定制新品:瑞幸瓦尔登滑雪拿铁、蓝丝绒飒雪拿铁;
冬奥会前 , 瑞幸咖啡推出了谷爱凌杯套 , 带有谷爱凌元素的吸管立牌、门店装置人形立牌 , 还在北京布置了2家谷爱凌快闪主题店;
TVC和海报、H5、周边等宣传物料都是提前准备好的 。 谷爱凌夺冠消息一出 , 媒介渠道很快就能完成素材的更新;
谷爱凌夺冠后 , 瑞幸还迅速在小程序、App中点单页更新“谷爱凌推荐”、“夺冠!”的列表和文案 。 此外还有发优惠券、晒照活动等 。

文章图片
图4/4
图源:瑞幸咖啡微博
一系列动作换来了可观的成果:2月8日中午 , 谷爱凌首战夺冠时 , 瑞幸的后台涌入大量订单 , 社交平台掀起“喝瑞幸、晒谷爱凌杯套”热潮 , “谷爱凌推荐”系列饮品直接卖断货 。
瑞幸完成了对代言合作的“冷启动” , 并把握住了每一次代言价值爆发的节点 , 最终实现代言价值最大程度的释放 。 这种价值不仅体现为社交媒体讨论热度或是销量 , 对于瑞幸自身而言 , 携手谷爱凌带来了品牌、产品、运营各环节的全面增益 , 其营销能力获得了又一次锤炼和进阶 。
重生归来
事实上 , 瑞幸的产品和营销实力在业内有口皆碑 , 两者是瑞幸一年来增长的底层依托 。 这是区别于此前增长模式的关键 。
根据瑞幸2021年三季报 , 瑞幸在该季度的净收入总额为23.50亿元 , 同比增长105.6%;平均月交易用户同比增长79.2%;亏损则大幅缩窄 , 从2020年同期的净亏损17.112亿元下降至2350万元 。
收入和亏损一升一降反映的是:今天的瑞幸不是“虚胖” , 而是行驶在高质量增长的轨道上 。
在内部信中 , 郭谨一形容过去一年是瑞幸“涅槃”的一年 , 称瑞幸从公司战略、企业文化、合规管理和运营逻辑都“焕然一新” 。 这并非某种话术 , 瑞幸由内而外的各项变化都在佐证这一点 。
在经营层面 , 瑞幸2020年的年报显示 , 从该年5月开始 , 公司降低了产品的整体折扣水平 , 并终止了产品免费促销活动 。 年报显示 , 瑞幸2020年的销售及营销费用为8.8亿元 , 占总营收的比例为21.7% , 远低于2018年的88.7%和2019年的41.4% 。
“狂飙突进”曾是瑞幸的关键词 , 但2020年的瑞幸选择了更踏实稳健的路 , 其阶段性放缓了开店速度 , 把更多精力放在产品和精细化运营上 。 转型的结果也令人欣喜:以合理的价格售卖好的产品 , 公司依然能收获可观增长 , 且这样的势头延续至今 。
比起烧钱换市场 , 瑞幸2020年后的增长更加踏实有力 。 而相比市面上不少资本驱动的项目 , 瑞幸在经营上的可行性将为其换来更多未来发展空间 , 尤其是在行业“退潮”的时候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