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正“熄火”,盲盒经济正下落


泡泡玛特正“熄火”,盲盒经济正下落

文章图片
图1/4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陈根
来源:陈述根本(ID:caijinggenben)
当前 , 主打“盲盒经济”的泡泡玛特 , 正遭遇越来越多的质疑 , 即便是试图转型 , 也似乎前路渺茫 。
采用“盲盒”的销售模式 , 泡泡玛特将普通玩具点石成金 , 名声大噪 。
2017年至2019年 , 泡泡玛特公司净利润分别达到156万元、9952万元、4.51亿元 , 实现爆发式增长 。 单以2019年数据计算 , 净利润率达到26.8% 。 毛利率亦提升明显 , 从2017年的47.6%增至2019年的64.8% , 堪比印钞机 。 终于 , 作为“盲盒第一股”2020年12月11日 , 泡泡玛特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
然而 , 上市后的泡泡玛特似乎并不顺利 。 事实上 , 泡泡玛特的股价登上千亿巅峰后便一路下滑 , 目前已经跌破发行价 , 市值蒸发976亿港元 。 这已经是泡泡玛特连续下跌的第11个月 。 当前 , 主打“盲盒经济”的泡泡玛特 , 正遭遇越来越多的质疑 , 即便是试图转型 , 也似乎前路渺茫 。

泡泡玛特正“熄火”,盲盒经济正下落

文章图片
图2/4

泡泡玛特正“熄火”
凭借2017年~2019年的高速增长的收益 , 泡泡玛特成为国内最大且增长最快的的潮玩品牌 。 于是 , 2020年12月11日 , 作为“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
然而 , 自上市以来 , 泡泡玛特的股价登上千亿巅峰后便一路下滑 。 春节前夕的1月28日 , 泡泡玛特股价一路下跌至收盘价的37.70港元 , 不仅跌破38.5港元的发行价 , 还创下历史新低 。 结合该公司在2021年上半年创造的股价历史高点计算 , 当下泡泡玛特的总市值已经蒸发掉大约976亿港元 。
如今 , 尽管泡泡玛特的经营业绩依旧表现良好 , 泡泡玛特在2021年第三季度的总收入同比大涨75%-80% , 除了营业收入之外 , 泡泡玛特在报告期内的零售店数量 , 以及泡泡玛特抽盒机数量均实现了同比大幅增长 。 但事实上 , “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的股价 , 已经经历了11个月的持续下跌 。
伴随泡泡玛特持续下跌的 , 还有大量消费者的投诉和日趋严格的监管 。 根据新浪旗下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官网搜索“泡泡玛特”关键词可得出7420条结果 。 关于泡泡玛特的投诉量多达6892条 ,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消费者对于泡泡玛特的满意度只有三颗星 。 至于消费者的投诉内容 , 大都为泡泡玛特商品质量问题、泡泡玛特官方虚假宣传、泡泡玛特不发货不退款等等 。
此外 , 令泡泡玛特备受争议的还有年初与肯德基联合推出的“DIMOO联名款盲盒套餐”事件:泡泡玛特与肯德基联名推出了99元的Dimoo盲盒套餐 , 据店员披露 , 隐藏款概率为1:72 , 且一家肯德基门店只有36个套餐配额 , 也就是每两家店才能出一个隐藏款 。
于是 , 为了抽到隐藏款 , 有网友一次性花费10494元直接购买了106份套餐 , 还有人在二手交易平台中打出“接肯德基代吃服务”的广告 。 很快 , 1月12日 , “中消协点名肯德基泡泡玛特”就登上热搜 , 中消协指出 , 肯德基以限量款盲盒销售即时食用商品是以“饥饿营销”手段刺激消费 , 导致消费者为了获得限量款盲盒而超量购买造成无谓的食品浪费 。
随后 ,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14日发布了《上海市盲盒经营活动合规指引》 , 给出了20条合规建议 , 对盲盒划出了红线 。 监管政策一发 , 公司股价连续下挫 , 即便1月27日高盛发布研报表示其目标价定在81港元 , 并且此前多家机构对泡泡玛特维持买入评级 , 也没能阻挡其跌破发行价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