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治理层面 , 今年1月 , PE机构大钲资本宣布其牵头的买方团完成了对瑞幸咖啡部分股东股权的收购 , 本次股权收购交易的完成 , 意味公司在股权上与陆正耀、钱治亚等旧派瑞幸人士彻底切割 。
大钲资本和现在的瑞幸管理层是公司转型和合规的重要推动者 。 从激进到稳健 , 瑞幸经营策略的改变更多是内部大换血的结果 。 此番收购交易后 , 新派瑞幸人士获得了更稳固的地位 , 这也确保了公司高质量增长的持续性 。
值得注意的是 , 此次买方团成员还包括私募投资机构IDG资本和Ares SSG Capital Management 。 两者均在资本市场有着显著地位 , IDG资本是百度、腾讯早期的投资方 , Ares SSG则是阿联酋阿布扎比投资局旗下的资产管理公司 。
成为瑞幸的新股东 , 既是机构尽调后结论的反映 , 也说明了两者对于瑞幸后续发展的乐观 。
处理完了内部问题 , 瑞幸的外部事端也在逐步获得解决 。 一年多以来 , 瑞幸先后与SEC达成和解 , 与美国集体诉讼的原告代表签署了1.785亿美元的和解意向书 , 各项财务报告恢复至正常披露进度 。
今年1月 , 瑞幸宣布其债务重组计划中预期的重组生效日先决条件已经全部得到满足 。 债务重组计划已经基本完成 , 重组生效日正式达成 。 瑞幸咖啡将退出清盘程序 , 结束一年多的清盘状态 。 2月 , 瑞幸咖啡宣布收到美国SEC通知 , 已经满足了之前和SEC达成的和解协议中约定的民事罚款义务 。
瑞幸目前所在的粉单市场并没有强制要求公司连续公布财务信息 , 但瑞幸不仅补发了过往的财报 , 也按期发布新的财务信息 。 这意味着瑞幸试图“从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站起来” , 紧贴纳斯达克上市条件 , 在客观层面扫除重回纳斯达克的障碍 。
与SEC达成和解 , 同样反映了瑞幸对其调查的配合以及补救工作 。
诸多变化有着同一个的指向:瑞幸由内而外完成了“重生” 。 随着历史问题逐一被解决 , 这个新的瑞幸将卸下包袱、换档提速 , 其能力也将获得进一步释放 。
从开店数量的变化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瑞幸的“提速”:2021年 , 瑞幸再次加快了开店节奏 , 该年6月底 , 瑞幸的门店数量超过5200家 , 到2021年9月底 , 门店数量达到了5671家 。 而今年一月新增360家门店的新纪录 , 标志着瑞幸进一步加大了马力 。
凭借一系列新品爆款和谷爱凌代言营销 , 瑞幸在消费市场重建信心 。 瑞幸的下一步是把这样的信心延伸至资本市场 , 能否重返纳斯达克 , 将是一个决定性的节点 。
围绕瑞幸的不确定性还未完全消失 。 但可以确定的是 , 一个更成熟、更有实力的瑞幸已经归来 , 未来它在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可能性 , 将会比上一个版本更可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