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工业互联网﹢双碳”新征程( 二 )


二是深化“工业互联网﹢双碳”产业融合 。 面向区域 , 推动建设“工业互联网﹢双碳”公共服务平台 , 高效配置政策、技术、数据、人才等要素资源 , 深化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应用服役、回收利用等环节的数字化应用 ,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 , 打造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 , 促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 。 面向企业 , 积极推动数字技术赋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绿色发展 , 按产业链梳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绿色化发展共性需求 , 开展标准宣贯、现场诊断和供需对接 , 引导企业参与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 , 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 , 降低企业零碳化发展成本 。
【迈向“工业互联网﹢双碳”新征程】三是拓展“工业互联网﹢双碳”数据应用 。 依托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 , 面向冶金、石化、建材等重点高耗能行业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重点区域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双碳分中心 , 支撑承载绿色低碳基础数据平台 , 统筹绿色低碳基础数据和工业大数据资源 , 建立数据共享机制 , 推动数据汇聚、共享和应用 。 一方面 , 基于平台数据 , 开展碳足迹、水足迹、环境影响分析评价 , 多维度汇聚工业数据资源 , 特别面向“两高”行业 , 切实提升重点行业领域能源供给与能耗监测预警能力 , 为“能耗双控”精准施策提供有力抓手 , 强化产业链绿色化治理能力 。 另一方面 , 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和碳交易市场协同运行机制 , 有序推进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双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 , 设立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 , 创新“工业互联网﹢双碳”产融模式 ,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 探索碳定价机制 , 支撑碳排放权交易、用能权交易、电力交易衔接协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