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工业互联网﹢双碳”新征程

工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领域 。 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是碳达峰十大行动之一 。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 也是一场硬仗 。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要求 , 2022年要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 , 稳步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
工业互联网是实现双碳的新型基础设施和关键共性技术 。 当前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 , 工业互联网、大数据、5G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 , 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 加快推动工业领域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 。
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四年来 , 我国工业互联网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标志性成果 , 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 作为关键共性技术 , 工业互联网通过将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深度集成 , 打通云、网、边、端 , 加速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聚合 , 带动相关技术全面突破和迭代创新 , 能够提高对能源、能耗数据的采集、汇聚及分析能力 。 工业互联网将数字技术与行业特有的知识、经验、需求相结合 , 加速工业机理模型的汇聚沉淀 , 催生出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六大新模式 , 促进实体经济降本、提质、增效、绿色、安全发展 。
目前 , “工业互联网﹢双碳”已经在主要行业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 。 钢铁、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双碳”场景化应用 , 实现关键生产工艺能耗、碳排放数字化、透明化 , 建立从生产、存储、运输、接收、利用处置、环境容纳全流程闭环监管 。
在钢铁行业 , 天津钢铁集团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建设超低排放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系统 , 通过智能装备应用、精益化的现场管理、信息技术与集团业务的深度融合 , 全年吨钢综合电耗、水耗同比降低14.37%和12.61% , 回收高炉煤气、余热蒸汽同比降低了8.9%、4.62% , 使企业满足超低排放A类企业政策要求 。 在化工行业 , 中国石化作为“世界一流绿色低碳城市型炼化示范企业建设试点”的重点企业 , 通过网络切片﹢MEC﹢UPF下沉到企业 , 形成一套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石油化工企业整体解决方案 , 在工艺优化、物料管理、生产调度、环境监测、环保风险分析、蒸汽动力优化、车间用电等多场景实现节电减排 , 节省燃料的减排贡献 , 预计到2030年燃料消耗可节省5% , 到2050年可节省14% 。 在建材行业 , 海螺水泥依托“5G﹢工业互联网”进一步改善现有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与提升能耗优化能力 , 在现有MPC系统之上建设水泥烧成及原料粉磨能耗优化系统(RTO) , 帮助海螺水泥节约电力4亿千瓦时、CO2减排74.77万吨、污染物减排3万吨、SCR脱硝效率达90% , 同时员工劳动强度降低21% 。 可以看到 , 工业互联网对企业生产管理水平提升带来巨大助力 。 同时 , 还要看到 , 我国工业企业大部分处于2.0-3.0发展水平 , 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水平较低 , 超过55%的企业尚未完成基础设备数字化改造 , 亟待提升能源能耗管理及碳排放数据采集、监管水平 。
双碳为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 “工业互联网﹢双碳”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的重大工程 ,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 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进程 , 支撑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 ,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一是提升“工业互联网﹢双碳”科研能力 。 完善政策体系 。 根据《“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相关要求 , 聚焦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等工业领域重点行业 , 研究编制“工业互联网﹢双碳”实施方案 , 指导利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能源、资源、环境管理水平 , 深化生产制造过程的数字化应用 , 赋能绿色制造 。 搭建技术载体 。 推动建设“工业互联网﹢双碳”评测实验室 , 开展节能诊断、能效对标、碳配额分析、区域/行业碳目标成效评价 , 支撑绿色低碳评估体系建设 。 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共建细分领域“工业互联网﹢双碳”联合实验室 , 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 , 加快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 打造应用示范 。 聚焦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 将5G全连接工厂与绿色工厂建设结合 , 促进OT与IT、CT、DT深度融合 , 加强对再生资源全生命周期数据的智能化采集、管理与应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