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开放麦》不仅弥补了脱口秀年轻化、轻量级、校园向的市场空白 , 更趟出了一条电视大屏脱口秀节目的全新路径 , 开拓了大屏脱口秀的无限可能 。
文章图片
“为什么送女朋友71朵玫瑰?因为71是质数 , 真因子只有1 , 代表我只有你 。 ”
“魔方有6个面 , 你在哪一面?在我心里面 。 ”
“你会不会永远爱我?这个问题不严谨 , 从数学上来说 , 我会无限趋近于永远爱你 。 ”
乍一看 , 这是土味情话的满分技能;再仔细咂摸 , 把谈恋爱变成满屏的“知识点” , 却耳目一新 , 让人重新审视“不解风情”的理工男 。
在语言类喜剧节目《新春开放麦》里 , 这样脱胎于校园生活的“包袱”俯拾皆是 , 难怪唤起网友的极大共情——“这简直就是‘世另我’!”
2月11日 , 由在校大学生、职场新人充当选手的《新春开放麦》在湖南卫视开播 , 它从校园生活和菜鸟工作中提取欢笑养分 , 展现出截然不同的调性——
未经商业化浸染 , 节目稚嫩又真诚 , 潜藏着年轻一代对生活本真的戏谑与调侃;以轻松、乐观、积极的正能量为价值导向 , 它又鲜活明亮 , 彻底颠覆了脱口秀对丧文化的题材依赖 。
近日 , 同济大学的李文还凭“学生因酷似刘翔被室友求带饭”登上微博热搜第一 。
文章图片
《新春开放麦》的底色是社会性的 , 它不仅弥补了脱口秀年轻化、轻量级、校园向的市场空白 , 更趟出一条电视大屏脱口秀节目的全新路径 , 开拓了大屏脱口秀的无限可能 。
▍创新青春脱口秀“新物种”
一人一麦 , 逗笑全场 。 作为一门“古老”的语言艺术 , 脱口秀在近两年迎来高光时刻 。 视频流量的加持、线下演出的火爆、商业闭环的形成 , 都让脱口秀站上风口 。
数以亿计的年轻人是脱口秀的基本盘 。 但令人遗憾的是 , 爆款节目以“话题制造机”自居 , 献媚有余、温度不足 , 而真正属于Z世代的脱口秀却一直处在真空地带 。
2月11日登陆湖南卫视的《新春开放麦》 , 或许将成为轻量级青春脱口秀的新物种 。 青春 , 正是这档节目最最鲜明的底色所在 。
文章图片
全员95后甚至00后的选手阵容 , 为《新春开放麦》奠定了基本的节目调性 。 它是青春又稚嫩的、真诚去套路的、新鲜又接地气的 , 把Z世代的生活日常搬上了脱口秀舞台——
牛津等海外知名学府 , 清北国内顶尖高校 , 还有中科大等众多名校 , 《新春开放麦》吸引年轻一代的佼佼者上台“开麦” 。
如 西安外事学院的鞠东辉 , 号称是“生活观察家” , 能从琐细的日常生活中提料笑料; 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的李嘉泽 , 自称“餐馆慈善师” , 不仅倒贴工资 , 还做过“麻辣味蛋糕”等黑暗料理;酷似刘翔 ,同济大学李文则拿“脸”开涮 , 还自嘲因“吃在同济”不断接待同学 , 沦为了“同济餐厅服务员” 。
文章图片
如果说有丰富舞台经验 , 善于把握社会脉动的成熟演员是老酒 , 那么这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就是新酿 , 观众可以清晰感受到他初临舞台的紧张、蓬勃的自我表达欲、突然忘词的尴尬以及高分通过后的欣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