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打通鄉村“最后一公里” 也改變了村民的消費習慣( 七 )

  巖華停穩了車 , 掏出手機 , 給附近點上的“村小二”打電話 。 “可以讓靠近停車場的村民來這兒取貨 。 ”

  “咱們這車上就拉著一臺電焊機 , 聽說是從安徽寄到大橋工地的 。 ”不一會兒 , 操著安徽口音的小伙子曹陽趕到停車場 , 一看快遞泄了氣:這貨200公斤 , 搬不動啊 。 巖華說:“你跟交警溝通好 , 我給你送工地上!”

  菜鳥鄉村在景洪農村 , 實際一共有三條線路:一條是巖華走的路 , 但要坐船渡過瀾滄江;一條經過野象谷 , 需要提防那些可能出現的龐然大物;最遠一條前往勐宋 , 要繞30多公里的盤山路 , 有時霧大 , 根本看不清路 。

  巖華的同事巖溫罕 , 是這里唯一一個干滿兩年的快遞員 , 2017年最遠的邊境村勐宋開通快遞業務后 , 單程過去得5個小時 , 可就是這個最偏遠的勐宋村 , 一天的收件量平均下來要50件 。 “線路剛開通時快遞量最大 , 有100多件 。 ”巖溫罕說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