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数据中台必然建立在IT架构上 , 但在这个方向上 , 尚且存在分歧 。
传统的IT架构匹配的是传统的金字塔组织 , 企业在信息化的过程中 , 按照职能划分 , 建设了若干具有重复功能且缺乏连接的系统 , 被戏称为“重复造烟囱” 。 显然 , 将能够共享的能力建设成为统一的平台 , 才能适应平台型组织的趋势 。
有的企业在寄希望于“微服务”这种模块化技术构架 , 这是不可取的 。 微服务依然是基于独立业务形成的“烟囱式解决方案” , 不同之处只是在“烟囱”之间搭建了桥梁(通过标准协议进行访问) , 形成了一种松散耦合的效果 。 从数据层面来看 , 微服务的数据只能通过接口进行交互 , 无法在数据库层实现相互访问 。
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 , 构建系统如果不能从全局出发 , 而只是在各项业务上寻求局部最佳解决方案 , 必然是低效的 。 一方面 , 局部的最优方案大多并不是整体的最佳方案 , 而不断寻找最优方案的过程中增加的复杂性 , 将导致更大的系统复杂性;另一方面 , 如果业务无法连通 , 数据困死在烟囱内部 , 必然丧失整个系统可观的协同效应 。
如果构建系统要从全局出发 , 组织上就不能分而治之 , 一定要有一个统管全局的数据中台部门 。 在此基础上 , 为了避免数据中台陷入“事后看数据”的误区 , 还应使其与业务中台紧密连接 , 形成一个协作闭环(如图3):
首先 , 业务中台生产数据并传递给数据中台;
其次 , 数据中台处理数据 , 产生结论后(如各职能的最优决策建议) , 分享给业务中台;
再次 , 业务中台使用结论后 , 又产生了新的、数量更大、颗粒度更细的数据 , 给予了数据中台更多的“原料” 。
最后 , 数据中台通过处理更多更优质的数据 , 产生了更高质量的结论 , 让业务中台更靠近用户的真实需求 , 并能产生更多更优质的数据 。
文章图片
图3:业务中台与数据中台的协作闭环
资料来源:穆胜咨询
这个闭环是无限循环的(Infinite Loop) , 每循环一圈 , 企业就能产生更大的竞争优势——供需的连接更加紧密 。 而这种竞争优势的集中体现 , 就是“数据资产” 。 更可怕的是 , 这种优势的增加是不可逆的 。 另外 , 这种竞争优势一旦超过一个阈值 , 企业的霸主地位就再也无法被撼动 。 其实 , 这才是若干清醒的企业疯狂追逐数字化的原因 。
04 中台建设的组织原理 从组织的角度 , 中台被翻译为Middle Office;从IT设施架构的角度 , 中台也被翻译为Middle Platform 。 所以 , 不少人将业务中台理解为一个IT架构、工具或产品 , 例如 , 阿里打通淘宝和天猫的五彩石项目就被普遍理解为一个IT架构上的创新 。
从IT角度建设数据中台的思路 , 应该说已经相对成熟 , 这得益于这个赛道近年来的蓬勃发展 。 我们发现 , 从云徙科技、奇点云等企业开始 , 帮助企业建立数据中台已经成为了一个颇有想象空间的生意 , 还获得了大量融资(图4-图5) 。
文章图片
图4:2017-2021年数据中台服务商融资笔数
资料来源:天眼查 , 穆胜咨询
备注:样本为天眼查中含“数据中台”标签企业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