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PCR技术灵敏度高、可精准定量 。 那些多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式进行核酸检测 , 结果却为阴性的病毒携带者 , 利用数字PCR技术就能准确地检测出他们是阳性患者 。
【核酸检测技术“上新”较传统方法漏判、误判率更低】春节前后 , 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 。 当前肆虐的奥密克戎毒株 , 虽然引发的症状相对较轻 , 但其基因突变位点多 , 传播速度快 , 不易被发现 , 在多地成散发态势 。 因此 , 针对奥密克戎的核酸检测试剂 , 灵敏度要非常高 。
近日 , 由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郭永团队与北京新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羿生物)等多家单位 , 采用数字PCR技术联合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 , 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医疗器械批文 。
据悉 , 这是NMPA首个基于数字PCR技术的新冠检测试剂批文 。 该试剂盒也是全球首个经评审后正式获批的将数字PCR技术运用于感染性疾病领域的检测产品 。 这意味着 , 在与新冠病毒的“战斗”中 , 人类有了更精准的病毒检测“神器” 。
数字PCR技术是核酸检测的标尺
2020年 ,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 , 核酸检测试剂盒缺乏、患者确诊困难等难题亟待解决 , 郭永敏锐地觉察到 , 由于新冠病毒低病毒载量样本的存在 , 对于高灵敏度的核酸检测有着迫切需求 。 灵敏度不够或定量不准确 , 都可能会影响样本阴阳性的判读 , 造成漏判或误判 。
“PCR即聚合酶链反应 , 是一种在生物体外进行脱氧核糖核酸(DNA)复制的技术手段 , 它可以将生物体中含量微小的遗传物质如核酸分子等复制扩增为原有数量的近百亿倍 , 从而实现核酸分子的超敏检测和精准定量 。 ”郭永介绍 。
得益于PCR技术 , 无论是化石中的古生物、历史人物的残骸 , 还是几十年前的案件中嫌疑人所遗留的毛发、皮肤或血液 , 只要能分离出一丁点的DNA , 就能用PCR技术加以放大 , 进行比对 。 自20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 , PCR技术几经更迭 , 到目前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已成为临床上分子诊断的主打技术 。
然而 , 由于qPCR技术需要大体积反应系统 , 存在较多的背景干扰 , 且无法获得绝对定量结果 。 随着临床检测要求的提高 , qPCR技术不能满足临床一些超高灵敏度、高精密度的检测要求 , 临床上急需新的检测技术 。 为此 , 近10年来 , 被称为“第三代PCR技术”的数字PCR技术开始迅速发展 。
郭永介绍 , “数字PCR技术的原理 , 就是把一份反应液样本 , 分散成几万个极微小的液滴 , 每个小液滴所在的反应单元都包含零个、一个或多个拷贝的目标核酸分子 , 这些小液滴同时进行PCR扩增 , 最后通过计算荧光液滴数目 , 就可以计算出原来的反应液当中有多少个目标核酸分子的拷贝数目了 。 ”
郭永指出 , “灵敏度高、可精准定量这两大优势让数字PCR技术在传统方法难当重任时可‘挺身而出’ , 特别是在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中 , 那些多次采用qPCR技术方式进行核酸检测 , 结果却为阴性的病毒携带者 , 数字PCR技术却能准确地检测出他们是阳性患者 。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 数字PCR技术可谓是核酸检测的标尺 。 ”
“此次获批上市的新冠病毒检测数字PCR试剂盒 , 是在之前qPCR技术即第二代PCR技术的基础上 , 借助微流控生物芯片 , 数字化显示新冠病毒的拷贝数 , 极大地提升了核酸检测的‘信噪比’ 。 其灵敏度可达100拷贝/毫升 。 ”郭永表示 。
新羿生物联合创始人杨文军博士说 , 在实际应用中 , 这个试剂盒有效提高了检测灵敏度 , 可以降低阳性漏检情况 。 此外 , 这个“嗅觉”灵敏的“新冠探测器”对包括德尔塔株和奥密克戎株等在内的目前全球范围内常见的15种变异株 , 均不会出现漏检和脱靶 。 哪怕是样本中仅有微量的新冠病毒 , 也难逃它的法眼 。 “数字PCR技术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核酸检测提供了更精准的利器 。 ”杨文军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