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22星如何实现

一次发射要将22颗大小、规格不一的卫星安全顺利地送达预定轨道 , 这一历史纪录究竟是如何实现的?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副总指挥段保成告诉《环球时报》采访人员 , 若想达成这一目标 , 首先要解决22名“乘客”在直径为4.2米的整流罩空间内的布局问题 。
【一箭22星如何实现】长征八号火箭副主任设计师陈晓飞介绍称 , 一箭发射22颗卫星在国内前所未有 。 由于每颗卫星形状各异 , 且有多个卫星尺寸较大 , 所以在最开始进行布局的时候 , 优先考虑如何有效利用整流罩内空间包络 。
设计团队结合任务需求对传统的卫星结构进行梳理 , 最后设计出新的“三层式多星分配器” , 为“乘客”提供三层“座椅” 。 “三层式多星分配器”从下到上分别由锥形支架、中心承力筒和圆盘平台组成 。 其中 , 锥形支架搭载2颗卫星 , 中心承力筒搭载14颗卫星 , 圆盘平台搭载6颗卫星 , 最终完美将22颗卫星装进整流罩中 。 而在解决上车“乘坐”后 , 22颗卫星的顺利“下车”成为研制团队新的考虑方向 。 长征八号火箭总体副主任设计师于龙介绍称 , 为了避免这22颗卫星在与火箭分离时出现碰撞的情况 , 设计团队根据卫星不同的分离机构 , 结合实际卫星布局位置 , 对所有的箭体和卫星偏差进行多轮仿真计算 , 让各卫星之间保留一定的近场分离过程中的动态间隙 , 从而保证近场分离安全性 。
此外 , 由于卫星数量多 , 卫星在分离出去后进入轨道飞行时也存在碰撞的风险 , 因此远场分离的安全性也是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的重点 。 长征八号火箭轨道设计师李静琳告诉《环球时报》采访人员 , 22颗卫星加上一个火箭末级就是23个分离体 , 为了保证彼此之间分离的安全性 , 设计团队计算分析每一颗卫星运行的轨道参数 , 对23个分离体两两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行长周期的仿真、观察和考核 , 并根据卫星布局 , 设计分离方案 , 最终采取12次分离动作 , 依次将22颗卫星逐步分离出去 , 并通过不断调整末级箭体的姿态 , 实现不同卫星的分离方向调整 , 确保各个卫星近远场安全 , 让22颗卫星安心“下车” 。
“本次任务一共需完成22星分离 , 共计完成12次分离动作 , 创造了中国航天的新纪录 。 可以说星箭分离中长征八号火箭宛如跳了一场‘芭蕾’ , 最终22颗星的释放就如‘天女散花’一般 。 ”段保成介绍称 。 ▲
来源:环球时报
一箭22星如何实现
文章图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