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任务火箭为不带助推器的新构型首飞 。
文章图片
【“韶关一号”发射成功】“韶关一号”搭载长征八号火箭升空 。
文章图片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卜瑜 通讯员邵轩、黄俊
2月27日11时6分 , 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韶关一号”等卫星发射升空 , 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 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本次任务火箭为不带助推器的新构型首飞 , 同时也是一次多用户共享发射 , 共发射了“韶关一号”在内的22颗卫星 , 创造了我国一箭多星的最高纪录 。
为韶关大数据产业提供有力保障
“韶关一号”是由韶关市人民政府与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新一代高分辨光学遥感卫星 , 采用轻量化结构设计、高度集成电子学系统、高分辨率超轻量化低成本相机等创新技术 , 可获取空间分辨率优于0.75m、幅宽大于17km的卫星影像 , 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低重量、高分辨的特点 。
韶关市科技局副局长刘宁表示 , 在粤港澳大湾区枢纽规划设立韶关数据中心集群的重要时刻 , “韶关一号”成功发射 , 为韶关市接下来开展大数据产业方面的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 未来 , 韶关将利用好卫星提供的大数据资源 , 进一步提升市域治理能力 。
“韶关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后 , 韶关市将与长光卫星共建卫星应用体系和服务体系 , 加快韶关市地理信息资源库建设 , 推动韶关森林火点卫星监测功能建设等卫星遥感数据行业应用及服务;针对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应急响应、地理信息等核心需求 , 发挥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卫星技术和应用领域的优势 , 充分利用好“韶关一号”和“吉林一号”卫星数据成果 , 促进国产卫星更好地服务韶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将在政府日常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中心负责人张国亮介绍 , 基于“韶关一号”卫星遥感数据 , 利用人工智能、时空大数据挖掘、物联网、5G、云计算等高新技术 , 可在自然资源、生态环保、应急管理、农业、林业、水利等多个领域开展业务化应用 , 具体的业务化应用场景包括耕地“非农化”监测、违法违规建筑监测、污染源监测、农作物种植结构监测、森林蓄积与碳汇变化监测、森林火灾监测、河湖“四乱”监测等 。
“‘韶关一号’卫星在政府日常管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提供科技支撑 , 真正做到‘动态监测、全面感知、科学管控’;二是节约财政资金 , 提升工作效率 , 让政府日常管理工作变得更加便捷、精准、智能 。 ”张国亮称 , 当前 , 韶关市林业、自然资源、水务等部门已经有了在日常业务领域中引入卫星遥感技术的意向 。
给韶关多部门带来深刻变革
韶关有林地面积127.7万公顷 , 森林覆盖率达74.43% 。 过往 , 要管理好如此广袤的森林资源 ,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 。 韶关市林业局局长丘德周告诉采访人员 , 以往 , 韶关市在森林健康状况监测、森林郁闭度信息提取、森林火灾监测预报、森林病虫害监测、森林资源监测与调查等方面多是依赖航空图片、地形图等来分析 , 或者派人深入到野外进行调查 , 借助对场地的勾绘等获知林区环境情况 。 这样不但耗费人力 , 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 若引入卫星遥感技术 , 必将能减少人力资源投入 , 缩减工作时间并大幅提升数据精准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