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配图
但这种自我意识往往不被重视 。 “有一次 , 我的同事发烧感冒找领导请假 , 领导推托不批 , 还说根据调查小感冒可以来上班 。 ”许先生说 。
越来越多的加班其实只是在让职场人们空转 。 李先生是一名建筑设计公司的设计师 , 从业几年后 , 他可以清晰地归纳出所在行业的加班现象 。 “一方面是行业畸形甲方一直为了优化成本 , 不定案就继续推进进度 , 很多时候导致项目全盘否定 , 让设计师一直加班做无谓的改进;另一方面 , 存在一些无良老板 , 觉得我给你钱你就要一直把时间贡献给我 。 有很多公司 , 就算没有活 , 也会强制你在公司加班到晚上九十点 。 ”
设计师张先生从业后也发现 , 领导不成熟的想法总会让设计师进行无意义加班 。 他向红星新闻表示 , “现在项目都是三边工程 , 边设计边施工 , 高周转造成节奏比较快 , 造成整个行业节奏快 。 因为想法都是不成熟的 , 所以经常需要修改 , 进一步加剧加班情况 。 ”有互联网大厂的内部人士也表示 , 目前已经出现团队间内耗情况 , “甚至有团队为追求绩效 , 去做其他团队已经验证失败的事情 。 ”
不加班实际落地道阻且长
多数人表示“不知道离职后能干什么”
对于加班的举报从来不少 , 政府也曾对此作出规范 。 2021年8月 , 国家人社部和最高法联合为企业“划红线” , 明确996和007违法 。 在此前后 , 快手、字节、腾讯光子工作室、美团优选、BOSS直聘、vivo、小鹏汽车等陆续宣布取消大小周 , 要求员工准时下班 , 执行健康的作息制度 。
从喊出不加班 , 到落实不加班 , 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 在某互联网大厂担任工程师的王先生告诉红星新闻 , 取消大小周的制度公布后 , 其所在部门只是对加班申请更加严格了 , 但工时仍然不变 , 该干的活还是得干 。
许先生所在部门也曾因加班严重被举报过 。 “举报整改后 , 9小时到时间后强制下班 , 做完多少算多少 , 还算得到改善 。 ”但许先生发现 , 还是有的组仍然到点没做完 , 就不让下班 。 这种恶性加班情况似乎没有得到改善 , 只是换了另一种方式存在 。
1994年出生的王先生已在互联网大厂工作了两年 。 据他了解 , 其公司北京部门是最卷的 , 此外核心业务比非核心卷 , 中国区比非中国区卷 , 有人8点就能走 , 有人凌晨了还在加班 。 王先生告诉红星新闻 , 对他个人而言 , 制度改变后 , “最惨的是工作时间没变 , 而加班费没了 。 ”
文章图片
在高强度的加班、身体出现异样之后 , 审核员许先生选择另谋出路 , “我不得不保命 , 离开大厂 。 ”有寻职网站的报告统计 , 在离职原因排行中 , 因加班压力大而离职的并非主流 , 主动离职原因排名前三的是薪酬、发展空间和企业文化 。
更多的年轻人留在了原地 。 许先生了解到 , 他的同事都还在原公司 。 “据我了解 , 主要是没找到合适的下家 , 尽量不能裸辞 。 而很多单位的福利没法和大厂相比 , 比如食堂三餐免费 , 每个月1500元的房补等 。 ”
“再一个是高强度地加班 , 让大家都很难有时间去面试其他下家 。 时间长了 , 也都慢慢麻木躺平了 。 ”在许先生看来 , 他相信大多数同事只是暂时为了满足相对的物质生活 , 在忍气吞声着 。
“不知道离职后能干什么”的困境 , 也成为大多数从业者留在原地加班的原因 。 建筑设计师张先生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 , 也聊到他面对高强度加班工作依然不转行的原因 , “早几年 , 大多数人通过延长工作时间还能养家 。 此外 , 长时间加班也没时间考虑转行 , 或者积攒转行资源 。 现在行业下行 , 最好的年龄过了 , 转行也不知道做啥 。 更重要的是 , 转行之后 , 之前的付出也就白费了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