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28日电(凌纪伟)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2月28日发布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 , 神舟十二号、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完成对接;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嫦娥五号月球样品揭示月球演化奥秘;揭示SARS-CoV-2逃逸抗病毒药物机制;FAST捕获世界最大快速射电暴样本;实现高性能纤维锂离子电池规模化制备;可编程二维62比特超导处理器“祖冲之号”的量子行走;自供电软机器人成功挑战马里亚纳海沟;揭示鸟类迁徙路线成因和长距离迁徙关键基因等10项重大科学进展入选 。
从火星探测器着陆、神州载人飞船与空间站成功对接 , 到月球样品揭示月球演化奥秘、FAST捕获世界最大快速射电暴样本 , 多项太空探测领域的相关成果入选十大进展 。
文章图片
天问一号探测器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 , 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 ,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 。 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 , 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行星着陆 , 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 , 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 , 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 , 使我国成为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 , 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 。
文章图片
中国空间站模拟图
2021年4月29日 , 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 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 任务取得成功 。 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 , 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 为后续任务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 6月17日 ,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 并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完成对接 , 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位航天员送入太空 , 这是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 , 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 。 10月16日 , 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 并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 , 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位航天员送入太空 , 实现了我国载人飞船在太空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 。
文章图片
嫦娥五号月壤样品(玄武岩岩屑)的显微图像
【多项太空探测成果入选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献华、杨蔚、胡森、林杨挺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春来等利用过去十多年来建立的超高空间分辨率的定年和同位素分析技术 , 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玄武岩进行了精确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岩浆水含量的研究 。 结果显示 , 嫦娥五号玄武岩形成于20.30±0.04亿年 , 确证月球的火山活动可以持续到20亿年前 , 比以往月球样品限定的火山活动延长了约8亿年 。 这一结果为撞击坑定年提供了关键锚点 , 将大幅提高内太阳系星体表面撞击坑定年的精度 。 研究还揭示嫦娥五号玄武岩的月幔源区并不富含放射性生热元素和水 , 排除了放射性元素提供热源 , 或富含水降低熔点两种月幔熔融机制 , 对未来的月球探测和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 。
文章图片
FAST捕获快速射电暴样品示意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