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辰|猝死为何会盯上年轻人?

近日 , 某公司28岁年轻员工猝死的事件 , 备受关注和热议 。 这也引发了许多年轻人的焦虑:当加班、熬夜、过度劳累已经成为年轻人的生活常态 , 该如何避免悲剧再次发生?为此 , 本报专访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主治医师白辰 。
“心梗的原因最多见的是患者有冠心病基础 , 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有堵塞、狭窄 , 然后因某种原因血管内出现急性血栓 , 血栓把本就狭窄的血管完全堵死了 , 形成一个突然的完全闭塞 , 就好像山路上行驶的汽车流突然被山体滑坡阻断 , 这种情况是十分凶险的 。 ”白辰说 , 冠心病不再是一种“老年病” , 在临床上30岁至40岁的冠心病患者并不少见 , 甚至20多岁的年轻冠心病患者也屡见不鲜 。 年龄、性别、血脂异常、高血压病、吸烟、糖尿病、运动减少、久坐、冠心病家族史和肥胖等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 年轻人得冠心病比老年人会更危险 。
白辰解释说 , 这是因为患冠心病的老年人患病时间比较久 , 心脏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 , 虽然还是存在心肌缺血 , 但心脏本身也建立了一些侧支循环给心脏供血 。 而年轻人发生心肌梗死通常起病急骤 , 没有那么多时间和机会给心脏建立侧支循环 , 心脏来不及作出这些反应 , 大多没有先兆不适而突然发病 , 猝死率高 。
在白辰接诊的患者中 , 最年轻的一位是28岁 。 这名患者来就诊时 , 病情已经发展到只有做“搭桥”才能解决问题的地步 。 白辰从这名患者口中得知 , 他就职于某家互联网公司 , 工作状态就是在电脑前久坐不动 。 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他身高1.6米多 , 体重却高达100千克 , 肥胖、抽烟也是危险因素 。
“这样的年轻患者并不少见 。 现在 , 快节奏的工作与加班文化 , 已经成了许多为生活奔忙的年轻人的常态 , 久坐、不运动、熬夜、不健康饮食、抽烟等习惯 , 对身体都是不利的 。 ”白辰建议 , 上班族既要保持每周三次以上的运动好习惯 , 也要避免久坐 , 比如每隔一个小时起来伸伸腰、溜达溜达 , 上个厕所 。
为了对抗拼命工作所带来的身体健康状况下降 , 健身已经成为很多人缓解工作压力和健康焦虑的“不二法宝” 。 但需要注意的是 , 人在身体疲劳的状态下 , 不要进行高强度运动 , 不然不但无法达到效果 , 可能还会对身体有损伤 , 对免疫力也有不利影响 。 白辰建议 , 最好的方法是每周进行总共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 比如快走、慢跑、游泳、打羽毛球等 。 如何选择最适宜的中等强度运动 , 就是当你在运动过程中可以同时间断地说话 , 但不能连续说话、唱歌的状态 。
当突发胸痛等症状时应当怎么处理?白辰提醒 , 急性胸痛的原因很多 , 当一个人第一次或在不了解自己病情的情况下 , 是无法判断自己是否是心梗的 。 这时 , 应该停下来坐着或者半躺着休息 , 立即拨打120 , 并叫人帮忙 。 有条件的可量个血压 , 如果血压不低 , 这个时候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 但是不建议反复含服硝酸甘油 。 千万不要自己开车去医院 , 一定要在有人陪同的情况下就医 。 本报采访人员褚英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