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集中接收工作即将截止 。 各位的基金本子都写得怎么样了?
科学网博主冯培忠分享了基金申请书自查可以借鉴的11个问题 , 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 祝各位2022年基金高中 , 榜上有名!
>>>>
1. 题目俗套化——题目没有特色 , 没有创新 。
例如 , 2020年支持了很多新冠相关项目 , 但是如果一个申请书的题目是“COVID-19的研究” , 没有任何意义 , 除非是杰青一类的大项目 。
对于一般申请者来说 , 具体的人做具体的事 , 细分到底要做什么?做深入了 , 做细致了 , 才有可能突出亮点 。
例如 , “COVID-19的病株变异机制”→“COVID-19的病株变异临界特征、机制与控制”→“COVID-19的Y型病株的存活和变异临界特征、机理与控制” , 题目在不断地收敛 , 不断地在找具体问题 , 面向的对象更具体 , 研究的问题更有针对性 。
以前的题目都可以查到 , 选择20个、甚至100个题目看看别人怎么写 。 千万不要以为中了的基金的题目都好 , 有些烂得很 。
因此 , 要从上百个题目中分析、讨论、斗争、甄别、思考到底哪些题目好 , 学习、模仿、修改、提高 , 以形成自己题目的思想、套路和表达形式 。
否则只是模仿 , 没有创造 , 难以体现题目的学术思想 。
2. 摘要泛泛化——泛泛而谈 , 讲整体 , 没有具体的问题 。
摘要仅仅400字 , 一般的规则都需要用满 , 至少380字以上 。
申请书通常20页左右 , 把20页的内容浓缩到400字 , 如果就只写300字 , 显然不合适 。 不会讲故事 , 不会缩写之后再扩写 , 语言贫乏 。
摘要通常的问题是什么呢?只讲了一堆大道理、大背景 , 却很少提课题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
针对问题有哪些创新思想、解决措施、如何执行、预期结果等内容都很少 , 尤其是缺少一些具体的办法 , 这样给人的感觉就是整体化大理论 , 换个题目换几个关键词用这个摘要也行 , 缺少针对性的看家本领 。 自然科学要有具体的方案 。
试想 , 如果摘要覆盖了正文的所有内容 , 从立项依据到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技术方案、预期结果 , 而且它们各自在摘要中的比重和在正文中的比重差不多 , 那这一定是一个成功的摘要 。
有很多早期的项目摘要在科学网等平台都可以看到 , 值得学习模仿 , 但也千万不要以为成功的申请书的摘要都很好 , 也许有很多一般般 。
但毕竟 , 熟读唐诗三百首 , 不会作诗也会吟 。
申请人要多看不同的摘要 , 总结各自的优缺点 , 创造自己的摘要撰写思路和模式 , 形成摘要体现申请的学术架构与思想的方法 。
3. 意义政策化——国际国内政策讲了一大堆 , 没有科学问题 。
科学研究有其学术独立性、探索自由性 , 同时也有地球、人类、国家、地方等需求性 , 尤其是近年来提倡深入大地搞科研 。
有人误以为国家政策就是科研的立项意义 , 从而找了很多国家甚至世界各国的政策来阐述科研的重要性 。
政策是很重要 , 有政策说明或热点、或急迫、或疑难、或需求 。 但政策就是政策 , 政策和科学是两个维度的世界 , 不能简单把政策当作立项的依据 。
政策可以有 , 但属于是画龙点睛、彰显重要 , 和一般物质的客观规律有界限 。 因而如果想写 , 三五行足矣 。
自然科学基金 , 顾名思义 , 还是要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凝练问题 , 提炼具体的科学意义 。
如果能配上政策加以说明、相辅相成更好;如果没有 , 符合科学逻辑、反映客观规律的也十分合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