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给消费者造成误导

文章图片
需要注意的是
相关违法行为早有处罚先例
↓
2021年8月,上海就有一餐饮店将金箔作为食品原料,添加、使用在生产菜品“炙烤和牛寿司”中,并对外以每份人民币48元进行销售,被上海市场监管局处罚 。

文章图片
去年12月,杭州市上城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一家餐厅突击检查 。执法人员在检查时发现,这家餐厅在炙烧和牛手卷、焦糖鹅肝、巧克力布朗尼、极牛宝盒等4种菜的表面,直接使用了装饰金箔进行点缀 。
在餐厅后厨,执法人员发现了8瓶装饰金箔 。这些金箔是去年7月购入,产品标签上无产品配料表、营养成分表、产品生产标准、生产者、生产时间、生产许可证编号等信息 。店家声称这些金箔都是“食用金箔”,但餐厅无法提供相关证明 。
执法人员认为,这家餐厅添加的“食用金箔”为三无产品,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目录》的“食品添加剂质量规格及相关标准”一栏,没有“金箔”或者“金”的信息 。因此,餐厅销售使用金箔装饰点缀菜品的行为,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构成生产经营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的违法行为 。
上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餐厅经营者作出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

文章图片
今年2月22日,厦门市思明区筼筜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对一家高档西餐厅突击检查,在餐厅后厨发现一瓶装有少量金色粉末的塑料瓶,其英文标识含有“gold(金)”,但在其用法中,已注明“装饰用不可食用” 。据调查,该金箔粉被用在一道“香煎鹅肝”上 。
2月17日,嘉兴桐乡市场监管部门在某烘焙店发现:一个8寸高的蛋糕表面撒有金箔,在蛋糕制作间发现一个已开封使用过的标签为“装饰金箔”的材料瓶 。监管部门以涉嫌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对这家店立案查处 。
2月18日,舟山市市监局定海区分局查处了2家烘焙店,经营者在制作裱花蛋糕时,添加了金银箔粉 。
2月20日,温州鹿城区市监局在一家日料餐厅检查发现,经营者在“金枪鱼中腹刺身”“抹茶金箔布丁”两道菜品中,添加金箔并销售,其菜单、门口海报中,均有金箔菜品的信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