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 , 女性的力量是…
东莞 , 有科技创新 , 有先进制造 , 有奋斗活力 , 有人情温暖……还有璀璨的她们 。
在这里 , 于平凡中闪光的梦想与希冀 , 都凝聚在一个个鲜活的“她”身上 。 生活在东莞的她们 , 正用最美的年华 , 意气风发地写下自己的人生篇章 。
为此 , 在2022年的3.8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 , 南都东莞推出“她说 , 女性的力量”特别报道 , 聚焦7位各行各业的“她” , 让她们讲述自己追梦东莞、追梦人生的心里话 。
文章图片
她说 , 女性的力量 , 是“坚韧”
黄玉彩 , 44岁 , 东莞石排人 , 松山湖中心医院主管护师 , 已工作24年 。因为从小就知晓珍爱生命的重要 , 且理想就是想帮助更多人 , 黄玉彩选择了做一名护士 , 当然 , 其中的爱与艰辛 , 她一直在感知和经历中 。
“我不仅三班倒 , 也经常照顾不了家庭 。 特别是这两年有疫情以来 , 随时待命 , 的确辛苦 。 ”黄玉彩和她的同事们 , 每次参加核酸检测采样 , 密不透风的护目镜、双层口罩、厚厚的防护服 , 一穿就是一整天 。 不过 , 只要听到一声“谢谢” , 黄玉彩立马就精神振奋起来 。
文章图片
右二为黄玉彩 。
而谈及最近感动的事 , 黄玉彩说 , 实在是太多了 , 多得记不过来 。 “前几天我给小学生打疫苗的时候 , 他们给我们医护献歌感谢 。 听着稚嫩的童声 , 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 那种感觉真的只有做这一行才能体会到 。 ”
让黄玉彩印象最深的是 , 前阵子去长安做核酸采样后 , 临走前人们挥着红旗一路送别她们 。 “虽然我当时忙了几天很疲惫 , 那天回程还晕车 , 但是看到大家平安、健康、快乐的样子 , 我认为一切都是值得的 。 其实我们本来就是义无反顾的 。 ”
黄玉彩说 , 疫情以来 , 东莞处理迅速及时 , 又涌现出许多感人的抗疫瞬间 , 能生活在东莞这座“英雄”城市 , 她很骄傲 。
文章图片
“做这行日日又夜夜 , 最需要的就是坚韧的力量 。 同时身为女性 , 这一点我更加深有体会 。 ” 在黄玉彩眼里 , 善良、奉献、坚韧 , 作为护士 , 缺一不可 。
对万物有爱、有敬畏 , 才会义无反顾 。
她说 , 女性的力量 , 是“逐梦”
殷雯 , 50岁 , 来自重庆 , 中国散裂中子源屏蔽组组长和多物理谱仪组组长 , 已工作24年 。
2021年7月15日 , 东莞迎来一专注为女性提供产学研用对接的新平台——松山湖女科技工作者联盟 。 组织成立的背后 , 不难看出 , 越来越多的女科技工作者崭露头角 , 在各科研平台、高校、企业中发挥“半边天”的作用 , 这一现象又以松山湖最为突出 。
在松山湖 , 已建成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大装置、大平台 , 拥有新型研发机构30家、高校4所 , 天时地利的条件让这一现象更为明显 。 开放、包容、乐于合作的氛围+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机遇 , 让女性科技工作者在东莞尽情“绽放” , 让更多人在此“逐梦” 。
文章图片
中国散裂中子源 。 南都采访人员 刘媚 摄
敏锐、专注、细腻和坚韧的特质 , 让女性在科技领域作用日渐凸显 。 中科院高能所东莞研究部中子科学部副主任殷雯所在的中子散射团队 , 核心团队2男2女 , 他们的领悟力、完成度“旗鼓相当” , “处理数据上女性还有可能优于男性 。 女性处于同一科研岗位 , 与男性竞争 , 不需要有包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