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华的招股书显示 , 其泛娱乐业务收入2021年增至3790万元 , 同比近乎翻倍 , 主要来源于旗下虚拟艺人组合A-SOUL的商业发展 。
不过 , 从业人员表示 , 逐梦娱乐圈的虚拟人众多 , 但被大众所熟知或者近期出圈的也仅有洛天依、A-SOUL、柳夜熙等寥寥几个 , 门槛依然存在 。 “洛天依一个品牌联动价格就差不多是150万 , 代言费高至1000万一年 , 但打造洛天依花了数亿 , 成本的压力就摆在那” , 上海冰果数字媒体技术有限公司制片人臧琅对南都采访人员表示 , 洛天依的成功有其时代性和机遇性 , 资本再造的可能性不大 。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 , 虚拟人当前是需要符合功能设定的 , 比如初音未来、洛天依等 , 其本身的焦点在于创造一个偶像 , 吸引更多流量 , 其目标是用户流量 , 而非有一个偶像 。 当前虚拟人最大的问题 , 在于并未生成足够的流量 , 很多虚拟人在制作过程中 , 并没有符合用户的心理需求 。
“原因在于传统的经纪公司清楚自己的用户在哪 , 但对虚拟人内容来说 , 用户的标签还没有那么明确 , 如何找到虚拟人的用户群并提高他们的转化率是目前的难点” , 臧琅对南都采访人员表示 。
梁子康对南都采访人员表示 , 柳夜熙出圈之后 , 有不少品牌找上门 , “如果要做传统的商业化 , 广告、代言等立马可以做 , 但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在传统里去创新 , 除了精良的内容外 , 潮玩、数字资产等都可以是方向 , 以及如何和文旅等其他场景结合” 。
在投资人所畅想的那个“未来”中 , 虚拟人不仅仅是网红或KOL的替代品 , 而应该是现实世界里的私人助手、虚拟世界里的NPC , 或是人人皆有的数字孪生身份 。
聂冬辰认为 , 服务型虚拟人更接近需求 , 未来的空间也会更广阔 , 比如可以进行新闻播报、日常陪伴、业务引导 , 在金融、智能汽车、医疗、健身等行业找到生意 。
此外 , 如今的数字虚拟人等待着技术的发展让自己更具备商业化落地的可能 , 但这也并不是数字虚拟人这条赛道上唯一的重点 , 在技术发展的同时 , 伦理层面的界定以及实践应用能力的发展同样重要 。
【顶流柳夜熙一条视频成本数十万,虚拟人如何撑起千亿生意?】高贵武认为:“从理论上来讲 , 虚拟人涉及真人生活的程度和范围、虚拟人的主体责任如何界定、虚拟人在使用中的技术伦理等等都需要进一步厘定和澄清 。 而在实践层面 , 虚拟人的工具性功能如何更加完善、虚拟人在工作中与真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虚拟人与真人之间的逼近性程度该如何把握都是需要进一步去规范和完善的 。 ”
文章图片
采写:南都采访人员 叶露 实习生 段欣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