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上海爱餐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发的“味霸”炒菜机器人 。 受访企业供图
文章图片
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智慧餐厅内景 。 新华社采访人员 贺长山摄
文章图片
海底捞智慧餐厅内 , 自动出菜机正在工作 。 受访企业供图
机器人做饭、送餐 , 全程没有人工参与 。 充满科技感的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智慧餐厅 , 吸引各国运动员、采访人员前来打卡留念 。 在中国 , 各种形式的智慧餐厅已有不少 。 智慧餐厅何以“智慧”?是不是用了机器人就是智慧餐厅?本报采访人员试着为您解答 。
【智慧餐厅如何更有“智慧”?】形式多种多样
宫保鸡丁、东坡肉、广州炒饭……这可不是哪一位大厨的手艺 , 而是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智慧餐厅里餐饮机器人的“拿手菜” 。 不只这些 , 该机器人还能做包括中、西餐在内200多种菜品 。 菜品口味咋样?“我对这个餐厅印象太深刻了 , 食物味道很棒 。 ”国际广播中心保障人员马蒂努斯·盖曾竖起大拇指 。
送菜也不需要服务员 , 而是通过餐厅顶部的玻璃轨道 , 让烹饪好的菜品“从天而降” , 送到用餐人员桌前 。 在智慧餐厅里就餐 , 点餐、做菜、送餐等环节都没有人工参与 。 正如美国广播公司所报道 , 智慧餐厅“设计得就像科幻电影里的场景” 。
在中国 , 智慧餐厅不仅在冬奥村里有 , 而且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 采访人员近日来到北京一家海底捞火锅智慧餐厅体验 。 与冬奥村智慧餐厅不同 , 虽然备餐、送餐等工作大部分由机器人代劳 , 但仍看见服务员来回穿梭 , 进行点单、加汤等工作 。 采访人员在后厨还发现 , 部分复杂操作如将牛肉切片等也需要人工完成 。 在这里 , 机器人并没有完全替代人工 , 更多用来完成部分简单、重复工作 。 一位员工对采访人员说:“维持这么大的店面 , 传统的海底捞餐厅需要40多个工作人员 , 智慧餐厅只需20多人 。 ”
一些老字号也有了新变化 , 将部分店面作为试点改造成智慧餐厅 。 如沙县小吃、港式奶茶铺兰芳园等与饿了么口碑进行合作推出智能餐厅 。 饿了么口碑智能餐厅并未使用机器人来炒菜、送餐 , 而是重点对前厅、后厨进行系统化改造 。 顾客可提前通过手机APP自助点餐、结账 , 再通过智能取餐柜取餐 , 全程无需排队 。 “我们采用扫码点餐、物联网智能设备、KDS厨显系统、后厨巡店督导等数智化解决方案 , 实现传统餐厅的数智化升级 , 帮助商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 ”阿里本地生活智慧餐厅负责人尹飞对采访人员说 。
除餐饮品牌进军智慧餐饮外 , 部分科技型企业也瞄准了这片巨大的蓝海 , 利用本身技术优势提出智慧餐饮的解决方案 。 科大讯飞依托在人工智能领域积累的经验 , 推出了人工智能电话机器人、智能服务员、智能门迎、智能包间等智慧应用 。 “目前 , 我们的技术正逐步向一些知名餐企推广 。 ”科大讯飞智慧酒店副总经理陈军说 。
开设初衷不同
智慧餐厅五花八门 , 让消费者眼花缭乱 。 到底餐厅得啥样才算“智慧”?中国烹饪协会名誉副会长冯恩援对采访人员说 , 智慧餐厅不只是一种形态 , 更多是一种新思路 , 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 只要运用科技手段解决当前餐饮业存在的问题 , 都可以是智慧餐厅 。 简单地给智慧餐厅定一个标准 , 反而会阻碍新方案产生、限制智慧餐厅发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