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算力竞争日趋白热化 智算中心成未来数据中心演进方向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加速融合 , 正在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 。
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到 ,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 , 是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 。
尤其是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 , 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 , 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
统计显示 , 2020年 , 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7.8% 。 到2025年 , 这一比重预计将达到10% 。
而在推进数实融合的过程中 , 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 , 也成为挖掘数据要素价值、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力和驱动力 。
浪潮信息、IDC和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3月17日联合发布的《2021-2022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 , 数字技术走向大规模应用的决定性因素是算力 , 因为每一项新技术的落地应用 , 背后都是庞大的算力资源做支撑 。
投资算力的经济账
报告研究表明 , 国家计算力指数与GDP的走势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 。 当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点 , 国家的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5‰和1.8‰ , 而且该趋势预计在2021-2025年将继续保持 。
不仅如此 , 当一个国家的计算力指数达到40分以上时 , 计算力指数每提升1点 , 对GDP增长的推动力将增加1.5倍 , 而当计算力指数值达到60分以上时 , 计算力指数每提升1点 , 对于GDP增长的推动力将提高到3倍 , 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变得更加显著 。
这里的计算力指数模型是由计算能力、计算效率、应用水平、基础设施支持四个维度构成 。 以此进行的计算力指数国家排名结果显示 , 2021年 , 美国和中国分别以77分和70分位列前两位 , 处于领跑者位置 。
而追赶者国家得分在40分到60分区间 , 包括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加拿大、韩国、澳大利亚;得分低于40分的为起步者国家 , 包括印度、意大利、巴西、俄罗斯、南非和马来西亚 。
与2020年相比 , 上述国家除南非外 , 算力评分均有所提升 , 但各国家所属阵营的划分并未发生变化 ,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 虽然各国间的算力竞争愈发白热化 , 但是 , 全球各国算力竞争格局已初步形成 。
在这些国家中 , 中国是过去一年算力指数增幅最大的国家 , 达到13.5% 。 其中在计算能力方面 , 中国的AI计算发展更是领跑全球 , AI服务器指数规模同比增长44.5% , 也首次超过美国位列全球第一 。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李东红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 , 一个国家或地区增加对算力相关的投资可以带来经济的增长 , 且这种增长具有长期性和倍增效应 。
李东红进一步指出 , 首先 , 算力资本作为一种新生产投入能够与传统物质资本形成互补效应 。 比如在对算力进行大量的产业化投资时 , 需要进行软硬件方面的建设 , 而算力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 也会催生出新的产业、业态和发展模式 。
同时 , 算力资本能够以创新的知识和技术改造传统物质资本 , 促进资源的利用效率或者劳动利用率进一步提升 , 进而提升传统资本的边际收益 。
其次 , 算力资本增长会产生正网络外部性效应和溢出效应 。 从基础设施的角度而言 , 加大对数据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的投资 , 将进一步增强算力资本与传统物质资本之间的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 , 提高一国生产物品和服务的能力 , 提升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 最终促进潜在GDP增长并提升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