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魔都·守沪担当 | 先行先试!这张“码”如何“精打细算”助防疫?( 三 )


解码魔都·守沪担当 | 先行先试!这张“码”如何“精打细算”助防疫?
文章图片

扫码入园
在使用场所码之后 , 楼长的每日统计工作减轻了 , 对园区管理方而言 , 进出人员的管理能效也提升了 。 “没使用场所码之前 , 每天大概11点半左右收齐各处载体的表格 , 现在每天大概10点左右就可以收齐全部数据了 , 提前了一个多小时 , 并且数据分地点罗列 , 一目了然 , 当有流调需要时 , 我们也马上可以进行追溯 。 ”园区招商部经理荀瀛恺告诉采访人员 , 人力成本降低了 , 但管理的工作成效却提升了 。
“不仅如此 , ‘场所码’的背后数据在公共楼宇、园区的管理上 , 还有着提升区域营商环境的潜在作用 。 ”吴双励介绍说 , 相较于社区对居民信息的管理程度 , 楼宇园区的物业很多元 , 对楼(园)内人、房、企的信息掌握和管理程度仍有欠缺 。 “日前 , 我们也在加快和市大数据中心的对接 , 希望可以持续发挥‘场所码’的作用 , 将数据留下来 , 也常态化地用起来 , 助力智慧楼宇、智慧园区的管理运营 。 ”
一张“码” , 从上海“精细”到普陀 , 从普陀“精细”到商超、市场、楼宇、园区 , 再“精细”到个人 , “绣花”工夫里的“精打细算” , “打”的是病毒的隐匿扩散 , “算”的是人民的福祉安康 。
新华社『解码魔都』工作室出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