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 , 上海的一张“码”——“随申码·场所”(后简称“场所码”) , 实现了疫情防控时期人员流动的精准到人、精准到时、精准到地点 , 而所需成本近0元 。
零成本的“杠杆效应”却十足 。 截至3月18日 , 全市场所码已累积扫码超1亿次 。 在全市率先推行“场所码”的普陀区 , 扫码数量也突破了500万 , 日均扫码量近20万 。
疫情防控压力重重袭来之际 , 场所码的 “精打细算”是如何实现的?
文章图片
“随申码·场所”
一“码”当先:快速推进 , 省心省力
3月初 , 普陀区一“码”当前 , 在全市率先铺开了“场所码”的推进工作 。 从3月2日 , 以区内长征镇为试点推广场所码 , 到3月7日区政府办公室发文正式通知全区铺开 , 3月8日 , 全区32个菜(市)场 , 35个大型商场、卖场 , 26处科技载体 , 实现了“场所码”全覆盖 。 “场所码”的推进速度在普陀只有一个字——“快”!
何以这么快?长征镇相关负责人在3月2日接待区大数据中心的相关调研时 , 和中心主任吴双励一拍即合:“这种低成本、高效率 , 还能将数据精准留下来的操作 , 不仅可以精准防疫还便于区域管理 。 ”
原来 , “场所码”在原上海市“随申码”的基础上 , 实现了动态数据的录入和抓取 。 “市民通过微信、支付宝或随申办的APP进行扫一扫 , 即可实现亮码、实时打卡的一体化功能 。 ”吴双励告诉采访人员 , 比起随申码通过亮码展示健康状态 , 场所码实现了“健康状态+登记”的二合一 。
“对于疫情防控而言 , 实时记录了各个场所人员进出信息 , 当需要流调时 , 这些信息则可以随时调取出来 , 很好地补充了门岗人工记录存在的信息误差 。 ”吴双励说 , 在长征镇试点铺开的第二天 , 其他各个街镇都“闻风而动” , “他们主动联系了我们 , 问能不能派相关工作人员来指导场所码推进 。 ”
文章图片
普陀区“场所码”推进答疑群
3月7日 , 区政府办公室正式发布全区推进“场所码” , 以“条线归口管理、属地托底实施”的原则开始全力铺开 。 再次刷新了一个“快”字 。
“当天晚上八点半 , 区商务委就拉了个视频会议 , 详细和我们说明怎么申请场所码、布置的细则等等 。 ”上海永昌菜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黄健回忆说 , 8号一大早 , 公司旗下的14个菜市场门岗就全部贴上了场所码 。 “合阳市场有两个门进出 , 我们都贴上了 , 现在场所码就成了我们菜市场的‘新门神’ , 有门必贴 。 ”黄健笑言 , 一开始老百姓还是习惯提前准备好绿码 , 慢慢地就习惯扫码了 。
“扫码更方便!”习惯到泰山盛怡菜场卖场的张阿姨告诉采访人员:“我以前要点好几步才跳出来随申码 , 有时候几天不用 , 再亮码还需要人脸识别 , 年纪大了真的记不住步骤 , 现在我只需要打开微信 , 点击扫一扫就自己跳出来了 , 对我们老年人而言真的是方便太多了 。 ” 据介绍 , 自3月8日 , 泰山盛怡菜场菜场首次推进“场所码”以来 , 扫码量持续上升 , 从首日的几百人次到3月13日 , 已达到单日2091人次 。
不仅如此 , “场所码”对楼宇园区而言 , 还意味着零成本的“防疫神器” 。 “一台‘防疫一体机’的采购、安装少说也要一万元 , 它可以实现验码、登记、测温一次性操作 , 通行速度快 , 对人流量较大的医院、商超而言十分适用 , 但对于一些人流量不会大体量集聚、运作成本有限的楼宇、园区、孵化器甚至是企业而言 , ‘场所码’接近零成本 , 也可以实现动态的信息记录监测 。 ”吴双励介绍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