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一定要早起!”
每天晚上睡觉前,有多少人在心里呐喊这句话,信誓旦旦?
很可惜的是,现实常常事与愿违,能“痛改前非”并养成早起习惯的人真的很少 。
据《2019年中国睡眠科技白皮书》,全球约1/4的人有睡眠问题,而中国达到了38.2%,国人的平均睡眠时间从2013年的8.8小时,缩短到2018年的6.5小时 。

文章插图
图源:环球网
而最近的研究显示,也许有的人天生就不适合“早起” 。
一、早睡早起,被“刻”进基因的作息去年,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医学院在《自然-通讯》发表了一篇论文,该研究纳入了两组人群,共697828人,分析他们的遗传变异以及基因与晨型睡眠的关系 。

文章插图
研究结果指出,遗传变异会影响一个人是否能成为晨型人,并且会给心理健康带来潜在后果 。
在实验中,证实睡眠时型的基因座与入睡时间有关,但与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无关,而晨型人主观幸福感较强,同时,患上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风险较低,在学习记忆以及工作效率上也有所提高 。
是不是很羡慕?别急,接下来告诉你如何拥有好睡眠 。
二、早起≠健康,人体有自己的睡眠周期“早起”是相对而言的,如果早起的人自己本来就拥有比较健康的睡眠状态,例如晚上睡得早,早上没有睡懒觉,那么早起是正常的 。健康的睡眠要符合我们人体的生理周期,一般晚上10点左右入睡,早上自然醒是最符合人体睡眠周期的 。
此外,早起未必就是健康,导致的原因除了自身的生物钟,也可能表明有失眠或其他睡眠问题 。

文章插图
三、比起时间,睡眠质量更重要比起睡眠时间,睡眠的质量更为重要,我们身体的修复需要不同阶段的睡眠 。一般来说,睡眠有3个阶段:
- 浅睡期:是处于清醒和睡眠之间,一种比较放松的状态,呼吸缓慢、肌肉松弛,心率减慢;
- 快速动眼期:类似于浅睡眠状态,较容易被叫醒;
- 深睡期:这个阶段身体最不活跃,也很难被叫醒 。

文章插图
相反,如果睡眠质量不好,那么对我们也会产生一些影响 。
相关研究显示,如果身体不能获得充足的深度睡眠,那么学习、记忆能力会受到抑制,细胞再生和身体机能的修复也会受到负面影响 。我们也都会发现,睡不好时白天容易感到困顿,学习、功能的效益也都相应的随着下降 。
四、提高睡眠质量,专家来支招想要提高睡眠质量,首先要保证睡眠时间 。
每个年龄段所需要的睡眠时间不同,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对各年龄所需要睡眠时间都分别做了列表,如下:
- 学龄前儿童(3~5岁)睡眠时间为10~13 小时/天;
- 学龄儿童(6~13岁)睡眠时间为9~11 小时/天;
- 青少年(14~17岁)睡眠时间为8~10 小时/天;
- 年轻人(18~25岁)睡眠时间为7~9 小时/天;
- 成年人(26~64岁)睡眠时间为7~9 小时/天;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