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作息科学睡眠 科学睡眠有助健康

睡眠是一项重要的生理机能 。良好的睡眠不仅能缓解疲劳 , 还有助于保障各项生理机能正常运转 , 提高人体免疫力 。
 
联勤保障部队第984医院的心理专家介绍 , 健康睡眠有3个标准:入睡比较快 , 一般来说半小时内入睡;睡眠稳定 , 即夜间不频繁醒来(小于2次) , 不过度早醒(比平常早醒2小时以上);醒来后精神饱满 , 无疲劳、困倦等感觉 。
 
不正确的睡眠认知和不良睡眠习惯 , 是影响健康睡眠的主要因素 。下面为大家介绍几个常见的睡眠误区:
 
睡眠越多越好 。睡眠时间过长 , 中枢神经系统一直处于抑制状态 , 醒后易感觉头昏、精力减退 。而且 , 长时间不活动可能导致全身发软、乏力 。每个人所需的睡眠时长存在个体差异 , 每天只需睡到第二天感觉体力、精力充沛即可 。通常建议成年人每天睡7-8小时 。
【合理作息科学睡眠 科学睡眠有助健康】 
做梦说明没有进入深睡眠 。睡眠分为非快动眼睡眠期(NREM)和快动眼睡眠期(REM) 。在正常成年人的整夜睡眠中 , 非快动眼睡眠期和快动眼睡眠期交替发生 。做梦大多发生在快动眼睡眠期 。这一时期的梦境情节生动形象 , 会让人感觉梦中发生的事情很真实 。非快动眼睡眠期也会做梦 , 但这一时期的梦境较为平淡 , 通常醒后不记得梦的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 , 若一个人经常做噩梦 , 影响第二天的活动 , 应及时到睡眠医学科进行睡眠评估 。
 
睡觉前看手机不会影响睡眠 。手机发出的“蓝光”会抑制体内褪黑素的分泌 , 破坏睡眠深度和睡眠结构 , 使人入睡困难、睡眠变浅 。
 
睡前进行运动有助于睡眠 。白天进行体育锻炼 , 特别是有氧运动 , 对睡眠有益 。但睡前进行运动会增加交感神经的活动 , 使大脑过度兴奋 , 影响入睡 。建议战友们睡前2小时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
 
打呼噜代表睡得香 。晚上睡觉时打呼噜 , 尤其是伴有呼吸暂停 , 第二天容易出现头疼、日间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 。长期打呼噜还可能导致高血压、高血糖、代谢紊乱、消化不良 , 要予以重视 , 及时到睡眠医学科就诊 。
 
如果战友们偶尔发生睡不好的情况 , 不影响生活和工作 , 不必过度担心 。如果已经出现失眠症状 , 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自我调节:
 
一是建立睡眠节律 。睡眠节律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生物钟 。建议战友们固定睡觉时间和起床时间 , 长期坚持就能形成自己的生物钟 。失眠人群可以在晚上10:30上床睡觉 , 早上5:30起床 。不管睡了多久 , 第二天都要按时起床 。
 
二是增加睡眠动力 。睡眠动力与连续保持清醒的时间及适量运动相关 。连续保持清醒的时间越长 , 睡眠动力越大 , 越容易进入睡眠状态 。失眠人群不要过早躺在床上酝酿睡意 , 可等到有困意后再上床睡觉 。建立床和睡觉的良性条件反射 , 有助于提高睡眠动力和睡眠效率 。建议战友们除睡觉外 , 其他时间不要待在床上 , 不要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情 , 如躺在床上玩手机、看电视等 。适量运动也可以增加睡眠动力 。建议战友们每日坚持运动 , 最好是有氧运动 , 如跑步、游泳、瑜伽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