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在6月9号 , 叮咚买菜正式向纽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 而同日每日优鲜也同样向纳斯达克递交了IPO申请 。 二者不仅同处于生鲜电商这一赛道之内 , 还使用着相同的前置仓模式 , 共同冲击上市背后 , 关于“第一股”名号的抢夺一触即发 。
【每日优鲜与叮咚买菜上演美股生鲜冰火之歌】

文章插图
但与上市前的火热截然相反的是 , 在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上市之后 , 却共同遭遇了资本市场的一盆冷水 。 每日优鲜上市首日就破发 , 并且之后三日连续下跌;而叮咚买菜在上市前就被“瘦身” , 公开发行计划不足原定计划的三成 , 上市后的融资金额不足1亿元 , 不过日前叮咚买菜在美股却大受资本市场追捧 , 昨日的股价涨幅高达62.84% 。
上市第一天趋冷的原因
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在上市后所遭遇的这一盆冷水 , 所反映的是资本市场对整个生鲜电商行业的不信任 , 并且保持着观望的态度 。 而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 , 也是多方面的 。
其一是整个行业还处于混战之中 , 不确定性很大 。 不论是宽泛到生鲜电商还是细化到社区团购、即时生鲜配送 , 行业中的每一个分区都战火连连 , 毁灭和新生交替出现 。 而在行业上笼罩的迷雾消散之前 , 不确定性就依旧存在 , 资本市场也会有颇多犹豫 。
其二是低毛利、难盈利成了行业的普遍现象 。 因为前期拉新、营销等多方面培养消费习惯的举动 , 让整个行业都处于烧钱换增长的现状中 。 就连美团、滴滴、阿里这些互联网巨头们 , 他们开展的生鲜电商业务在现阶段也不能保证稳定的盈利 , 更何况现在上市的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呢?
其三是行业中的玩家都需要外部输血 , 而自身造血能力又欠佳 。 不论是大厂们对生鲜电商“不设上限”的投入 , 还是创业公司一轮又一轮的融资 , 都说明整个行业当下还缺乏一种经得起时间和市场考验的盈利之道 。
而且因为国内的政策对生鲜电商行业的管控频频 , 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不确定 。
但是生鲜电商作为一种贴近消费者生活的新型消费模式 , 自然也会给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良性的改善 , 从而发挥正向的社会作用 。 所以生鲜电商平台需要的是时间 , 等走出当下的困顿期之后 , 或许会迎来发展的朝阳 。
前置仓加“重”负担
但是 , 现阶段的生鲜电商玩家们 , 则不得不面对前期这种烧钱换规模 , 还越来越难融到资金的状况 。 叮咚买菜作为最近风头正盛的参与者之一 , 自然逃不开这样的宿命 。 而对于叮咚买菜来说 , 低毛利、难盈利的最直接原因 , 就是其重点发力的前置仓模式 。
简单来说 , 前置仓是一种新型的仓库配送模式 , 这种模式可以将种类齐全的商品储存在距离消费者只有1-3公里的位置 , 消费者在平台下单后随即安排配送 , 以外卖形式将商品尽快送至消费者手中 , 覆盖生鲜电商的“最后一公里” 。
这样看来 , 前置仓模式会给生鲜电商平台带来更大的成长 。 但是对于采用前置仓模式的万家乐来说 , 这种模式在前期所需要的投入之巨大 , 往往就拖垮了不少企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