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的股价已经跌去了一半,是否还会继续跌落?

快手的股价已经跌去了一半 , 目前看 , 继续跌的趋势还会持续下去 。 迄今为止 , 还看不出快手采取了什么有效的方式来遏制和扭转这种颓势 。 如果说躺平 , 这可能才是最大的躺平奇观 。

快手的股价已经跌去了一半,是否还会继续跌落?

文章插图

不久前 , 快手对外宣布了自己的DAU已经破10亿了 。 但却是连同小程序、各种版本的App的数据混在一起计算的 。 做过基础运营的同学都明白 , 这是一种应付KPI的基本办法 , 因为它没有计算DAU重合的部分 。 不由得让人诧异 , 什么时候 , 这种内部汇报工作的方式 , 都能登上大雅之堂了 。
01赢了用户基数和增长 , 就能赢所有吗?
在快手盘踞五道口的那些年 , 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几乎对短视频选择性失明 。 快手的出现 , 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时间窗口 。 当时的各大头部互联网公司 , 刚刚经历了微博大战 , 在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前 , 各种豪掷千金 , 他们把这种豪无头绪的打法美化为“先开枪 , 再瞄准” 。 这种虚掷的结果 , 就是他们在鏖战中透支了太多的资源和心气 , 对于移动互联网的理解陷入了一种真空和观望 。
至于快手主打的短视频UGC玩法 , 他们其实也没有兴趣 。 互联网老人看新人的态度 , 一般都是“古已有之 , 不过尔尔” , 都是自己玩剩下的东西 , 自己没做成 , 当然也不会为你鼓掌喝彩 , 他们都在暗自庆幸土豆网被卖身 , 比起所谓的文艺梦想 , 落袋为安才是最实际的 。 多年后 , 古永锵顶着一头彻底白了的头发 , 该怎么评价自己收购土豆的决定 , 这可能也是一桩有意思的公案 。
移动互联网的本质 , 浅显的来说 , 有两个纬度 , 一个是载体和介质 , 一个是用户规模和结构的深刻变化 。 这对于变化前夜的老互联网从业者而言 , 是一种无声处听惊雷的律动 , 他们还在喋喋不休于内容的品质和调性 , 以及自己的文字野心和情怀 , 算法分发就碾压了他们的自恋——算法其实是一种体面的区隔 , 每个人各取所需 , 无所谓高级还是低级 , 都是自己阅读习惯沉淀和发散的结果 。
这是一种佛洛依德式的体验建构 , 因为很少有个体会拿出足够多的终端设备 , 去比对分发的结果是不是个性化的 , 而且所有的分发结果都在强化“个性化”的体验和认知 。
快手也是这种历史背景下的产物 。 在巨头们偃旗息鼓的岁月里 , 快手心无旁骛的生长 , 抓住了用户下沉的历史机遇 。 快手带来的体验在于 , 无数原来被隔离在PC互联网时代的人们 , 开始通过手机记录自己的生活 , 然后在微信群里相互观看彼此 。
这种新奇的体验 , 更能带来下沉用户的情绪共振和激增 。 借助手机的普及 , 技术平权开始大规模的落地和实践 。 土豆网的用户物理基础是手持DV , 快手用户的物理基础是智能手机+4G网络 。
飞涨的用户基数 , 带动的当然还有资本的想象力 。 但这中间有一种巨大的悖论 , 在过去极少被指出——市场一直强调在用新的视角和思维来理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品 , 但是市场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品的商业评价却毫无保留的平移了PC互联网时代的思维和模型 。 当然 , 这种认知弥漫在整个互联网产品的评估中 , 大概率是一种刻意的暧昧 , 它构成了后起之秀们估值的核心依据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