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RJ Metrics的研究显示, 企业Top10%客户每笔订单是最底层10%消费者的3倍, 而Top1%消费者的订单金额是最底层1%消费者的5倍 。 所以随着一步一步的销售升级, 一次一次的产品升级, 私域流量运营团队就筛选出了自己的“老客户”、“超级用户”, 这一点非常值得传统实体零售企业参考 。
如何用好“超级用户”
【从私域流量到超级用户 你需要做好两件事】 通过数据, 很容易找到消费能力强大、消费频次高的“超级用户” 。
贝恩的研究显示, 随着购买次数的增加, 顾客就会向更多人推荐, 因为他自己每一次的购买都伴随着对企业的更加满意, 所以他们也就愿意进行积极的推荐 。 同时, 购物者在10次购买后, 比起第一次购买的顾客, 他们的转介绍客户数会多1倍 。
因此, 超级用户们也就成了转介绍的“种子用户”, 此时, 私域流量运营就进入了全新阶段 。
这里, 超级用户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ARPU值型超级用户, 第二类是GMV型超级用户, 他们的“私域流量运营”逻辑并不相同 。
ARPU型超级用户
对于APRU型超级用户来说, 他们的特征是总消费额非常高, 对企业非常忠诚, 会把更多的消费放在企业 。 一般来说, 这类客户很容易被筛选出来, 但是, 只通过更高级的会员卡、会员积分来服务他们, 就是暴殄天物了 。
想要真正应用好这个群体, 还有一项工作, 那就是发掘“产品专家” 。
产品专家是一群对某个产品(品类)异常了解、有超高热情的人群 。 比如我有一位朋友对做饭非常痴迷, 家里有各种各样的锅, 她认为不同得食物要用不同得锅来做, 甚至“看着这些锅, 心里就充满了舒畅”――她在“锅”的购买量、购买频次就远远超过其他用户, 这就是一种高ARPU值的体现 。
这时候如果企业能通过数据找到这个“异常点”, 和她合作, 帮助她进化为意见领袖, 让他在会员活动中进行展现, 进行直播, 其实完全可以把她的专长货币化, 帮她建立私域流量(这类私域流量类似于国外提到的“品牌社群”, Brand Community), 帮她运营私域流量, 对企业的销售也是有好处的(锅、食材等相关)――如果你实在不明白, 那么你可以把这些ARPU型超级用户当成你的“超级团长” 。
GMV型超级用户
第二类超级用户是“GMV型”的, 这类用户本人的消费量一般比较正常, 但是他们可以通过自己对外界的影响, 让更多人进行购买, 这就是所谓的KOL/KOC、微商、明星等, 本质上是一群有自己私域流量的用户, 企业的核心就是帮他变现他的私域流量 。
总结一下, 从公域流量获取流量很重要――这个公域流量可以是淘宝、抖音/快手、拼多多、京东, 其实也可以是线下商圈 。
重要的是, 当这些公域流量变成私域流量后, 你能否通过产品激活他们, 很多企业的私域流量都是死的!然后找出对你认可的、消费次数多的用户, 找到有成为ARPU型超级用户, 帮他建立私域流量, 进而实现变现;再找到GMV型超级用户, 帮他们直接变现既有的私域流量, 这才是真正的经营之道 。
本质上, 私域流量就是会员体系, 这两个是一回事, 只不过你没有从数据中发现价值, 只不过你没有好的商品/服务来承载消费需求、赋能消费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