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 我今天去输液了 。 输的什么液?想你的每一夜 。 ”
【抖音怎么造梗?抖音如何玩梗?】这是抖音新造的一个梗, 聊天记录接连曝光, 引发网友争相模仿之前 。 今年3月起, 抖音就出现了许多有关“卑微文学”的搞笑视频, 那抖音是怎么造梗、玩梗的呢?
但今年的不同点在于, 抖音上的梗, 出圈频率更高了 。
“什么是快乐星球”“就是玩儿”等热门梗, 是抖音用户积极记录、创作、自我表达的结果 。 作为平台, 抖音提供了包括道具玩法在内的工具, 降低创作门槛, 方便用户表达 。
或许抖音无法控制梗的产生和发源, 但在分配流量的过程中, 抖音掌握极大的主动权 。

文章插图
抖音造梗
过去几年, 抖音一直是“接梗选手”, 但从去年开始, 抖音也慢慢开始自己造梗, 并输出到其他平台 。
抖音造的梗, 有一些是带有明显社区风格的 。
比如2019年爆火的舞蹈视频“影流之主”, 就是脱胎于抖音用户@我命由我不由天(后改名为@影流之主)的一段舞蹈视频 。
魔性的舞蹈动作、土味BGM《爱河》让这段舞蹈迅速在抖音走红, 并且被“反向输出”到B站, B站名为《影 流 之 主》的这段视频目前播放量已经超过8000万次, 弹幕超过20万 。

文章插图
另一类梗则脱胎于“神曲” 。
今年的热梗“什么是快乐星球”, 是出自时代少年团成员马嘉祺年幼时为《快乐星球5》唱的主题曲, 后被抖音用户@哦吼小闪电 用一唱一和的方式演绎出来, 并引发了再创作热潮, “快乐星球”也成为了脱胎于歌曲的出圈热梗, #什么是快乐星球#的微博话题获得了1.5亿阅读 。
“可复制性”是一个梗成为爆款的重要条件 。
抖音用户@惠子说情感, 以讨论如何高情商地处理夫妻关系和婆媳关系而走红, 后来她的视频内容将范围扩展至社交和职场话题, 让“高情商VS低情商”的适用范围被扩大, 进入了“万物皆可高低情商”的范畴, 也更利于网友“玩梗” 。
@宋富贵的短视频“就是玩儿”同样适用于多种场景, 只要呈现反差, 就能带来喜剧效果 。

文章插图
在这两个梗走红之后, 惠子将自己的抖音主页背景换成了写有“会说话, 高情商”六个大字的图片, 而宋富贵则直接在自己的ID后面加上了(就是玩儿)的注释, 以此来放大“造梗”有可能带来的热度和商业价值 。
与其说抖音造的梗都“自成一派”, 不如说只有当社区风格强烈到一定程度之后, 才具备造梗的基因 。 换句话说, 成为“爆梗制造机”是社区成熟的表现 。
抖音人玩梗
和“造梗”相比, “玩梗”算是抖音用户的“传统艺能”了 。
依托于以UGC为主的用户生态, 抖音在造梗能力还不突出的时候, 就已经能把从别的社区走红的梗玩得出神入化了 。
一个能够在互联网爆红的梗, 对抖音KOL们来说无疑是“财富密码” 。 去年在豆瓣走红的“凡尔赛文学”, 在抖音的词条播放量超过20亿, 玩梗范围辐射到“TVB里的凡尔赛文学、影视剧凡尔赛名场面、四川人的凡尔赛文学”等多个领域 。

文章插图
拍短视频已经承载不了抖音用户玩梗的脑洞, 评论区因此成为开疆拓土的下一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