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淘宝等或按超级平台监管,有何影响

29日晚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互联网平台分类分级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分类分级指南》)、《互联网平台落实主体责任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主体责任指南》》 。

微信淘宝等或按超级平台监管,有何影响

文章插图

互联网超级平台的标准是什么?不同级别类别的平台需履行什么责任?如何监管?普通用户又将从中受到什么影响?
超级平台来了!淘宝微信或在列
我国互联网平台主要分为六大类 , 即网络销售类平台、生活服务类平台、社交娱乐类平台、信息资讯类平台、金融服务类平台、计算应用类平台 。 平时大家常用的社交、游戏以及短视频等分在社交娱乐类平台 。
在分级上面 , 分为超级平台、大型平台、中小平台三个级别 。 值得注意的是超级平台 , 指同时具备超大用户规模、超广业务种类、超高经济体量和超强限制能力的平台 。
具体看 , 超级平台上年度在中国的年活跃用户不低于5亿;平台核心业务至少涉及两类平台业务;平台上年底市值(估值)不低于10000亿元;平台具有超强的限制商户接触消费者(用户)的能力 。
据不完全梳理 , 目前满足上述条件的互联网企业或有阿里巴巴、腾讯、美团等 , 市值均超10000亿元 。 京东、拼多多等企业市值也将达到10000亿元 。 另外 , 网易、小米等企业也可能有望成为超级平台 。
如 , 腾讯目前总市值超38000亿元 , 旗下拥有社交、游戏、互联网广告、资讯等多项业务 。 其发布的财报显示 , 截至2021年6月底 , 微信及QQ合并月活用户数达12.5亿 。
当然 , 还有一些企业未上市 , 无法准确评估其市值等数据 , 例如抖音、蚂蚁金服等都有可能属于超级平台 。
超级平台将受反垄断、数据安全等强监管
《主体责任指南》指出 , 超大型平台经营者应当遵守公平和非歧视原则 , 同时在开放生态、数据管理、风险防控、内部治理等方面受到多方面监管 。
《主体责任指南》明确 , 互联网平台经营者不得从事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不得利用技术手段 , 通过影响用户选择或者其他方式 , 实施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不得以合并个人数据为目的诱导、强迫用户登录并使用自身提供的其他服务等 。
有分析人士指出 , 无疑 , 互联网超级平台将受到更严格的监管 , 平台责任也将更大 。 同时 , 《分类分级指南》的出台也将让监管更加有的放矢 。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薛军表示 , 《分类分级指南》强调针对不同类型的平台 , 实施合理的分级分类的规范要求 , 而不是各种类型的平台“一刀切” , 这是一种更加务实的做法 , 尤其区分超级平台与其他平台 , 使得监管措施更加有针对性 。
普通用户受啥影响?
根据《主体责任指南》 , 互联网平台经营者应当保障消费者的各项法定权利 , 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 互联网平台经营者应当建立便捷有效的投诉、举报和争议在线解决机制 , 协助消费者维护权益 。
此外 , 互联网平台经营者针对平台内经营者发布的商品和服务 , 应当建立内部监督检查制度 , 督促平台内经营者提供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产品及服务 。 互联网平台经营者应当承担相应的安全保障义务 , 保护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 。
【微信淘宝等或按超级平台监管,有何影响】值得注意的是 , 《主体责任指南》提出 , 互联网平台经营者不得限制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在其他互联网平台就业 。 这意味着“外卖小哥”等新业态就业人员以后就业或更加灵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