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电商抓住了春节节点上 , 人们渴望“热闹、有趣、陪伴”的特质 , 在0元购抽兰博基尼超跑大奖的活动中 , 参与者需要通过PK拉人人数和观看时长 , 中小主播们则可以把“围观谁是第一牛人”作为内容噱头和自己的粉丝共同参与狂欢 。
不论是最早的微信“摇一摇”红包 , 还是支付宝第一年的“集五福” , 实际上策划一场成功的春节营销活动 , 对用户心理的把握以及对春节内涵的理解都需要平台需要付出巨大的心力与创意 , 才能实现以小搏大 。
而传统的春节策划 , 如已经白热化的红包大战 , 以及冠名春晚等玩法 , 其边际效益正在随着参与公司的数量增多、可延伸创意变少而递减 。
春节的流量 , 未来几年还是会成为互联网公司们争夺的高地 。 但越来越多公司会意识到 , 抢占用户的注意力 , “钱”只是入门券 , 而入门之后如何让老用户有参与感 , 新用户也能源源不断地涌入 , 快手策划的包括超级年礼、超级播这一系列的春节活动可以说是一次正面示范 。
快手电商的2020
一个有颇为遗憾的事实是 , 当春节成为互联网公司竞相追逐的标的 , 许多公司的春节营销活动陷入了“为了活动而活动”的窘境中 , 出钱出力后 , 最终的用户留存与大众对其产品的认知并不没有太大的提升 , 而为春节营销支出的费用则成了不少上市公司在第一季度财报中的拖累 。
一个公司策划的无论多么精彩的用户活动 , 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是否有利于大众提升对其产品的认知以及参与到平台的内容生产、创作和消费之中 。
快手能够策划和组织起超级年礼活动 , 实际上也是基于快手电商本身在2020年取得的巨大发展 , 其组织能力 , 与品牌的对接能力甚至对大型活动的把控能力相较往年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

文章插图
快手电商起步于2018年6月“快手小店”的推出 , 到现在为止还不到三年时间 , 但其电商交易规模却呈现了数千倍的增长趋势 。 根据招股书显示 , 快手电商2020年前11个月GMV达到3326亿元 , 复购率更是达到60%以上 。
2月5日快手港股上市 , 至今不到十天 , 股价已经飙涨超过240% , 其亮眼的电商交易规模 , 以及招股书上“全球第二大电商直播平台”介绍都给予了投资者巨大的信心 。
一个可以横向对比的数据是淘宝直播 , 淘宝直播起步于2016年 , 2020年直播GMV达到了4000亿 , 是当下最大的电商直播平台 。 抖音的电商直播同样基于内容社区的逻辑进行电商带货 , 但去掉电商广告带来3000亿外 , 其直播电商的GMV在1000亿左右 。
快手电商能在过去两年时间内就取得如此大的进展 , 一方面来源于其本身的社区属性 , 与淘宝这种纯粹的电商平台的纯消费逻辑不同 , 快手的电商消费逻辑建立在用户关系以及信任之上 。
图文时代也有能够进行电商转化的社区 , 比如“什么值得买”、“蘑菇街”等产品 , 最初也引发了不少用户的关注与媒体讨论 。 但受制于平台本身的用户规模、以及图文比短视频直播更不利于商品展现等因素 , 最终这类产品在后期发展阶段都必须与某一个电商平台进行强绑定才能生存 , 但这也导致他们很难成为独立的电商平台 。
而快手特殊性则在于其建立了“内容创作”与“电商消费”的生态正循环 , 用户在平台上进行内容和商品的消费都是基于人的关系 , 人与人之间既可以进行纯粹的内容创作与观看的互动 , 也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直播或者电商带货的互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