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平台本身的生态之外 , 快手自身在电商领域也进行了不少的思考和进化 。 2020年 , 快手主要基于“人、货、场”三条主线进行了重新的业务逻辑的调整 。
人的方面 , 引入更多的明星、品牌和机构 , 包括请张雨绮作为快手电商的代言人 , 都是快手为塑造更具大众认知度电商品牌的努力 。
货的方面 , 今年快手与京东合作 , 解决了部分供应链的问题 。 2020年9月 , 快手电商又推出“好物联盟” , 解决无货型达人、素人主播的开播门槛 , 扩大了生产端的能力 , 让电商能力更容易触达用户 。 根据平台用户特性 , 快手电商抓住了自带源头供应链的中小商家 , 共同打造“源头好货”+品牌货的思路而使得快手在电商领域的竞争中具有了自己的优势 , 而不是只能依赖与电商平台的合作 。
品牌效应提升 , 供应链和商家群体扩大 , 再加上快手电商在整个产品的入口逐渐丰富 , 商品在社区内得到流量曝光也在不断增多 , 供给侧与消费侧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 快手电商能取得巨大的增长也就不足为奇 。
基于过去一年快手的发展再看快手电商在春节策划的活动 , 实际上其目的仍旧是在调动主播们的积极性 , 为其创造可供粉丝消费的直播内容 , 以及让大众提升对其电商品牌的认知 。
当用户从超级年礼的活动免费抽取到了一瓶茅台 , 甚至亲眼围观了有人提走兰博基尼的场景 , 这种参与感和视觉冲击 , 对于培养用户进行线上消费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 。
坚持长期主义以及去头部化
近三年的探索中 , 快手电商当下的发展路径相较于过去两年清晰了不少 , 但想要从众多的电商平台以及同类型的内容社区中突围 , 快手仍旧需要进行一场长期战役 。
目前围绕快手电商的主要有几大争议 。 一个是快手“高交易低转化” , 通常来讲电商直播平台的转化率至少要达到2.5%以上 , 但目前快手的转化率远低于主流电商平台的数据 。
第二是快手的头部主播的问题 , 类似于辛巴这样的能量巨大的带货直播 , 早期拉升了快手电商在人们心中的认知度 , 但与此同时也让投资者担心头部主播发展过大 , 影响平台生态 。 第三个争议点是电商直播是否只是一个短暂的风口 , 快手的电商直播未来是否还有增长空间 。
关于“高交易低转化” , 快手内部实际上有自己的战略 。 这家公司并没有将GMV作为考核标准 , 而是以商家规模与用户满意度作为衡量一段时期内平台电商生态是否发展得当 。
根据快手招股书 , 截至2020年6月30日 , 快手电商的复购率达到了60%以上 。 另据卡思数据的统计 , 去年第三季度 , 整个快手电商的主要流量和转化是靠拥有10万-100万粉丝的主播 , 真正在快手电商赚到钱是粉丝在500万以下、一天直播6-8个甚至10个小时的主播 。
复购率代表着客户的满意度 , 而中腰部主播带货能力强则意味着平台本身可以无限挖掘中腰部主播的潜力 , 逐渐将这一群体引导至更加专业化和强服务性的方向 。
秉持“长期主义”进行商业化 , 这一思路实际上从快手在各大内容平台之中最晚开始商业化就已经融入了平台的思考 , 如今的成绩也证明了“先做生态 , 后看收入”的正确性 。
快手上市后 , 仍旧有人质疑“家族”对于快手的捆绑 , 而落到电商领域 , 快手电商是否依赖如头部主播辛巴的争议也始终没有断绝 。
但实际上 , 根据第三方数据平台壁虎看看数据 , 2020 年前三季度 , 辛巴家族的 10 位核心主播累积总 GMV 约 122.61 亿 , 仅占快手同期 GMV 的 6% 。 而根据淘宝电商直播对外公布的数据 , 薇娅、李佳琦的GMV占比也在10%之下 , 剩下70%来自店铺自播 , 20%来自其他达人直播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