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良好睡眠,健康同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睡眠障碍率达27%,而中国睡眠研究会2016年公布的睡眠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超过3亿人存有睡眠障碍,成年人不同程度失眠发生率已接近40% 。
惠州市名医、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骆焕荣介绍,失眠其实只是一个症状,可见于很多种躯体疾病、精神心理障碍等,导致失眠的最常见病因是失眠障碍 。具体而言,失眠障碍的临床表现包括失眠症状和觉醒期症状,其中,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困难都属于失眠症状 。“儿童和青少年入睡时间大于20分钟,中老年人入睡时间大于30分钟,在临床上都属于失眠症状 。”骆焕荣说 。
一、睡眠的作用和失眠的危害
骆焕荣介绍,良好的睡眠与身心健康之间息息相关,人一生中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好的睡眠可以帮助我们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保护大脑、提高记忆力、增强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不仅如此,健康的睡眠也有助于我们心理和躯体健康,睡眠能使大脑的情绪控制区获得充分的休息,帮助我们为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做好准备 。
而长期失眠,则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会导致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焦躁不安等,同时还会诱发或加重身体疾病,如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冠心病的风险 。此外,长期睡眠不足还会加快衰老甚至造成DNA的损害 。
二、睡眠-觉醒障碍的类型
睡眠与觉醒功能的调节是脑的基本功能之一,正常人对睡眠时间的需求因年龄及个体差异而不同,相对于睡眠时间长短而言,睡眠质量对健康的影响更为重要 。
睡眠-觉醒障碍具体包括失眠障碍、睡眠相关运动障碍、睡眠相关呼吸障碍、睡眠-觉醒节律障碍、嗜睡障碍、异态睡眠等 。
1、失眠障碍
失眠障碍是以频繁而持续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困难并导致睡眠满意度不足为特征的睡眠障碍,常影响日间社会功能 。
依据不同的评估标准,近年来,失眠症状或失眠障碍的现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
2、睡眠相关呼吸障碍
睡眠相关呼吸障碍的主要特征为睡眠呼吸暂停,常见表现为打呼噜,医学上称为打鼾 。
因为打鼾引起的睡眠表浅,深睡眠减少等会使人越睡越累,因此,打鼾者白天容易出现嗜睡、疲惫乏力、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低下等情况 。
3、嗜睡障碍
嗜睡障碍是以日间过度思睡及睡眠发作为主要特征的睡眠障碍,包括发作性睡病、Kleine-Levin综合征、疾病相关过度思睡、药物或物质滥用所致过度思睡、睡眠不足综合征等 。以难以控制的思睡、发作性猝倒、睡眠瘫痪、入睡幻觉及夜间睡眠紊乱为主要临床特征 。
4、异态睡眠
异态睡眠是指在入睡、睡眠期间或从睡眠觉醒时发生的非自主性躯体行为或体验,包括睡眠相关的各种异常、复杂的躯体活动、行为、情绪、感知、梦境和自主神经系统活动,临床表现为睡行症、睡惊症、梦魇障碍等 。
三、失眠障碍的主要表现?
骆焕荣介绍,失眠其实只是一个症状,可以见于很多种躯体疾病、精神心理障碍等,就像发热一样,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发热,导致失眠的最常见病因是失眠障碍 。骆焕荣指出,有以下情况都算失眠障碍的临床表现:
1、失眠症状
入睡困难: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入睡时间大于20分钟有临床意义,对于中老年人入睡时间大于30分钟有临床意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