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同样对气候有影响 。 拉尼娜与厄尔尼诺性格相反 , 随着厄尔尼诺的消失 , 拉尼娜的到来 , 全球许多地区的天气与气候灾害也将发生转变 。 总体说来 , 拉尼娜并非性情十分温和 , 它也将可能给全球许多地区带来灾害 , 其气候影响与厄尔尼诺大致相反 , 但其强度和影响程度不如厄尔尼诺 。
2007年1月 , 拉尼娜影响北方 , 使大面积出现海冰现象 。
拉尼娜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下文中的今年指2007年
上半年代国气候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 气候专家经过研究分析 , 初步认为拉尼娜现象是影响我国上半年气候的主要原因 。
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赵振国认为 , 今年 , 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 , 赤道东太平洋水温偏低 , 东亚经向环流异常 , 造成入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偏北气流盛行 , 而东南暖湿气流相对较弱 。 于是 , 北方强寒潮大风频繁出现 , 而降雨量却持续偏少 , 气温也居高不下 。
据统计 , 今春北方地区风沙天气频繁 , 3到4月一共出现了12次大范围扬沙和沙尘暴天气 , 影响范围包括西北、华北、东北西部、黄淮地区 , 甚至波及到了江淮地区 , 5月份西北地区又出现了3次区域或局部地区沙尘暴天气 , 其频率之高、范围之广 , 为近50年同期所罕见 。 气候专家陈峪说 , 西北地区近50年来沙尘事件频数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
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陆均天说 , 从公元300年以来 , 我国一共出现过5个沙尘事件频发期 , 每个周期持续90年左右 , 近10年来沙尘事件又呈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 。
谈到沙尘暴出现的原因 , 陈峪认为 , 沙尘暴的形成及其规模取决于环境、气候两大冈素 , 从环境上讲 , 日益严重的荒漠化问题不容忽视 。 但“无风不起浪” , 从气候上讲 , 今年北方地区自2月份开始 , 气温回升较快 , 偏高幅度达2至3摄氏度 , 造成土壤解冻时间提前 , 干土层大量出现 。 这时 , 雨季尚未来临 , 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 , 北方地区连续出现大风天气 , 土借风势 , 沙尘暴随即形成 。
北方的高温少雨 , 也是人们的一个热门话题 , 今年3到5月 , 全国平均气温创下1961年以来的同期最高 , 特别是北方地区气温持续偏高 。 从2月开始 , 长江以北大部地区降水持续偏少 , 连续4个月总降水量不足100毫米 , 华北、西北地区不足50毫米 , 较常年同期偏少5成以上 , 特别是2到4月 , 北方地区平均降水量仅23毫米 , 为建国以来最少 。 高温再加上少雨 , 使北方地区土壤墒情快速下降 , 形成了9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春旱 。
赵振国说 , 1992年以来 , 除1998年外 , 其它年份2到4月北方降水量一直在多年平均值以下 , 特别是去年6月至今 , 北方地区降水持续偏少 , 土壤底层墒情已经很差 。 这时 , 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 , 我国北方地区偏北气流盛行 , 而东南暖湿气流相对较弱 , 再加上冷暖空气配合不利 , 此消彼长 , 一直没能在北方地区形成理想的降雨条件 , 由此出现了持续少雨干旱的天气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