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年 拉尼娜年( 四 )



在北方抗旱的时候 , 长江以南局部地区却是暴雨频繁 。 对此 , 陆均天指出 , 南方的暴雨天气是局部强对流天气的结果 , 从大范围流域性来讲 , 降水量尚属正常 。

陆均天在谈到我国整体气候特征和发展趋势时说 , 从近年来全球气候的走势看 , 普遍表现出多样化趋势 , 这主要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 ,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交替作用的结果 。 在这种环境中 , 我国不可能成为风平浪静的“世外桃源” 。 他说 , 国家气象部门正密切关注今后的大气气候变化 , 及时预报 , 尽可能减少灾害性气候带来的损失 。

2008年气候异常与拉尼娜的关系

我们今年处在一个拉尼娜的状态下 , 就是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海温要比常年偏低0.5度以下 , 而这个现象对中国的气候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 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 , 造成东亚地区经向环流异常 , 这样一个环流形势非常有利于我国北方冷空气的南下 。 它使得我们会有一个冷冬 ,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 , 今年这个冷的冬季就出现了 。

拉尼那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形成大雪的原因如下:

进入2008年以来 , 亚洲高压非常活跃 , 不断形成冷气团南下影响我国 , 造成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 , 但是由于南方今年的暖气团也很活跃 , 大量来自太平洋、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频频光顾南方地区 , 当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强大冷气团迅速南下至南方地区 , 并与暖湿气团相遇后 , 这一冷、一暖两个正好结合在一起 。 受这两个气流共同影响 ,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 , 特别是在长江流域雨雪天气比较多 , 而且长时间维持着低温天气 。 如果只有强大的冷气团 , 而没有暖湿气团提供的大量水汽 , 南方只会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如果只有暖湿气团提供的大量水汽 , 而没有冷气团光临 , 则根本没有什么灾害性天气 。 而两者齐备的时候 , 灾害就降临了 。

同时 , 在中国遭受雪灾的严重打击时 , 美国中部出现20摄氏度的剧烈降温 , 暴风雪不时出没(2008.01);百年未雪的中亚地区突降10mm大雪 , 刷新了巴格达100年未雪的历史(2007.12);西欧07夏季水患严重,英法损失巨大(2007夏) , 入冬以来 , 俄罗斯北部边缘地区温度连创新低 , 一度达到-50摄氏度……拉尼娜仍未结束 , 事态依旧很严重...

拉尼娜——你从哪里来?

去年 , 持续了一年多的“厄尔尼诺”现象迅速消失后 , “拉尼娜”随即粉墨登场了 。 那么什么是拉尼娜?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 。 是气象和海洋界使用的一个新名词 。 意为“小女孩” , 正好与意为“圣婴”的厄尔尼诺相反 , 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 。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冷暖交替变化的异常表现 , 这种海温的冷暖变化过程构成一种循环 , 在厄尔尼诺之后接着发生拉尼娜并非稀罕之事 。 同样拉尼娜后也会接着发生厄尔尼诺 。 但从1950年以来的记录来看 , 厄尔尼诺发生频率要高于拉尼娜 。 拉尼娜现象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频率趋缓 , 强度趋于变弱 。 特别是在90年代 , 1991年到1995年曾连续发生了三次厄尔尼诺 , 但中间没有发生拉尼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