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很多人得了糖尿病,我想知道怎么样预防糖尿病?( 三 )


对于饮食和运动已经严格控制,但血糖仍然无法有效控制的情况,就要应用降压药来合理控制了,二甲双胍、SLGT抑制剂列净类药物,都可以作为降糖药物首选,如果单一药物仍然无法有效控制的,可以根据情况,联合用药来控制血糖,如果联合2种或多种口服降糖药仍然无法有效控制血糖的,也应该及时的加用胰岛素来加强血糖控制,具体的用药方案当然还是应该结合自身血糖情况遵医嘱确定 。
血糖监测和糖尿病知识的学习同样重要,血糖监测能够及时的了解自身的血糖控制情况,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控制低血糖风险,而糖尿病的研究和发展不断进步,在长期的控糖过程中,这些相关知识的了解,不一定要向医生一样那么专业,但多了解相关知识,对于避免相关健康风险,也是非常重要的 。
合理控糖,要个性化定制控糖目标对于合理控制血糖的问题,我们经常强调血糖要控制平稳和达标,但这个达标是因人而异的,一定要注意个性化控制 。
比如一些新发糖尿病患者,血糖轻度升高的情况,年龄不大,也没有相关的并发症和其他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这种情况下,就不妨把控糖的目标定的严格一些,一般糖尿病人的控糖目标要求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以下,对于新发轻度糖尿病的情况,在身体耐受的情况下,如果能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到6.5%就更好 。
而如果是一些多年糖尿病问题的老年朋友,有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自身的血糖控制的用药依从性和生活控制能力又不好,同时还有了一些糖尿病的相关并发症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就不妨适当的放宽糖尿病的控制目标,如果能够在保证身体耐受的情况下,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到8.0%以下,就算是很好的血糖控制了,对于这样的情况,提高生活质量,全面考量身体健康获益,减少低血糖发生风险,比起强化控糖来,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
因此,针对不同的糖尿病情况,应该合理的制定适合自己的控糖目标,千万不要一味的强化控糖,也不要该好好控制血糖的时候,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这样不但会错过控制好血糖的最佳时机,还可能会导致后续发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几率大大增加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