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去跨境化”的电商平台

10月的秋风虽然吹来了一阵阵寒意 , 却也带来了今年最旺盛的电商促销热潮 。 但在“双十一”和“黑五”这两大电商节日到来前夕 , 却有一件怪事正在不少平台中间悄然发生 。 一干跨境电商资深玩家要在双十一之前“摘掉”跨境这顶“帽子”!他们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蜜芽要建“生态圈”这个故事好听吗?
在“去跨境化”的这批企业中 , 母婴电商跑在了最前线 , 其中 , 蜜芽动作算是较大的 。
众所周知 , 蜜芽创立于2011年 , 是中国首家进口母婴特卖商城 。 注意 , 是“进口”母婴特卖 , 不含国内的母婴产品 。 平台主推保税模式 , 并从2013年起获得了包括真格基金、险峰华兴投资、红杉资本和百度等在内的数轮融资 。
2016年初 , 蜜芽开始打“去跨境化”的主意 。 不仅扩展了快消品和家具用品等非母婴品类 , 还在游乐、医院等方面寻求合作 , 打造“蜜芽生态圈” 。 蜜芽先后与高端私立妇儿医院美中宜和、早教机构红黄蓝、儿童室内游乐品牌悠游堂等不同业态的品牌达成了合作 , 将孕产医疗、早教和亲子娱乐纳入到蜜芽的覆盖范围内 。
在48新政后 , 蜜芽上面跨境进口商品的比例已经大大降低 , 更多国产品牌、一般贸易进口商品和海外直邮商品纷纷上线 。
其中 , 蜜芽上的国产品牌主要集中在玩具、童装和书籍等;纸尿裤、护肤品和营养品仍以海外品牌为主 , 但增加了中国版商品和一般贸易渠道的商品比例:

那些“去跨境化”的电商平台

文章插图

                                                      左侧这款童装为国产商品 , 左侧的日本“贝亲”为中国版商品
那些“去跨境化”的电商平台

文章插图

                                               左侧为一般贸易渠道的日本花王纸尿裤 , 并由第三方商家发货
                                                                  右侧为跨境电商渠道的日本花王纸尿裤
那些“去跨境化”的电商平台

文章插图

                                                                  日本直邮的护肤品 , 并由第三方商家发货
同时 , 来自第三方商家的商品比例也在增加 , 并以国产商品和一般贸易进口商品为主 。 消费者无法直接查看这些第三方店铺的信息:
那些“去跨境化”的电商平台

文章插图

                                                                          用户无法直接点进这些店铺查看信息
此外 , 尽管平台Logo还没有变化 , 但网站名称已经变为“蜜芽-母婴限时特卖商城” , “进口”两字悄然消失 。
那些“去跨境化”的电商平台

文章插图

                                                                                   蜜芽-母婴限时特卖商城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