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杭州试验”成外贸增长新动力

【跨境电商“杭州试验”成外贸增长新动力】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自去年3月批复以来 , 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上成效明显 , 其经验已在全国各地复制推广 , 成为杭州乃至中国外贸增长的新动力 。 专家认为 , 可继续政策“加力” , 让跨境电商成为中国占领贸易制高点 , 实现中国制造“弯道超车”的突破口 。
跨境电商成杭州外贸增长新动力
作为国家首批跨境电商贸易试验区 , 杭州精准地抓住了外贸企业的痛点:一般贸易流程设计的海关、税务、商检、金融等监管模式 , 已难以适应当地跨境电商多品种、小批次、频繁交易的新特征 。
为此 , 杭州综试区采取了线上“单一窗口”平台和线下综合园区平台相结合的方式 , 建立信息共享、金融服务、智能物流等六大体系 , 推进跨境电商贸易便利化 。
杭州市跨境电商综试办副主任王翀介绍:“线上‘单一窗口’是指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接口、标准和安全规范体系 , 简化和统一单证格式与数据标准 , 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 通关全程无纸化 。 ”线下的实体园区 , 杭州陆续有下城、下沙、空港、临安等9个园区建成投入运营 。
杭州把发展跨境电商B2B作为重大突破口 , 依托“互联网+跨境贸易+中国制造” , 重构企业的生产链、贸易链、价值链 。 从去年7月起 , 杭州综试区推动传统外贸企业和生产型企业上线经营 , 运用互联网寻找订单 , 提升价值链 , 企业足不出户就可以“卖遍全球” 。
跨境电商已经成为外贸稳增长的新动力 , 数据显示 , 今年1至6月杭州外贸出口1421.56亿元 , 同比增长11.81% 。 上半年全市跨境电子商务出口26.8亿美元 ,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67% , 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12.3% , 拉动效应进一步显现 。
“互联网+外贸”实现优进优出
采访人员了解到 , 杭州综试区在外贸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 , 以“互联网+外贸”的形式实现了优进优出 , 并凸显多方面价值 。
一是实现外贸稳定增长 , 促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 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办主任佟桂莉说 , 从当前外贸面临的困境看 , 市场订单不足、利润空间小、价值链低端是困扰外贸企业发展三大难题 , 跨境电商恰是破解难题的有效途径 。
二是搭建双创平台 , 形成全新产业 。 跨境电子商务是全新的领域 , 在物流、金融、代运营等各个环节和链条都有创新的空间 。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余涌说 , 阿里巴巴一直在致力于通过赋能企业的方式形成跨境电商交易的完整闭环和生态圈 , 而这其中蕴藏着大量新兴产业和机会 。
三是推动行政管理方式和制度体系的革新和再造 。 据了解 , 杭州以“单一窗口”综合服务平台为核心 , 建立信息交换共享机制 , 打通“关”、“税”、“汇”、“检”、“商”、“物”、“融”之间的信息壁垒 。 同时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 通过信用负面清单和交易负面清单 , 成功倒逼监管体系改革创新 。
采访人员发现 , 试点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两大风险 , 一是受政策影响明显 。 跨境电商新政后 , 占跨境进口主流的保税进口量速降 , 即便部分条款暂缓执行后 , 保税进口批次和金额依然下降明显 。 二是海外一有风吹草动便会传导到国内 。 如英国脱欧后 , 杭州下城跨贸园的出口企业立即面临利润下滑、分支机构和海外仓调整等问题 。
专家呼吁发掘跨境电商“潜力”
杭州模式为探索成熟完善的跨境电商管理制度提供了初步框架和基本遵循 , 但仍有不少问题尚未破题 , 专家呼吁在复制推广杭州经验的过程中进一步呼应和服务国家战略 , 发掘跨境电商的“潜在威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