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今年4月初 , 阿里财报显示 , 一达通2016财年的总成交额突破150亿美元 。 这家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从2010年接入阿里数据 , 对接信用体系 , 目前已经完全融入到阿里巴巴的生态体系中 , 跨境电商B2B平台初具雏形 。 5月29日 , 一达通副总经理肖锋在天下网商和锋瑞资本合办的“全球征途 跨境电商如何突围”论坛上表示 , 外贸面临着流通成本和信任成本的考验 , 但中国外贸企业因缺乏自有渠道和品牌 , 造成了溢价能力低下的局面 。
他说 , 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可以解决企业的流通成本和信用问题 。 而大数据正在改造外贸格局 , 同时调整了外贸服务业的利益格局 , 提升制造业利润 。
肖锋透露 , 2016年一达通的成交额或将突破500亿美元 。
以下是肖锋现场演讲实录 , 经《天下网商》整理节选 。
今天 , 讲大数据改变外贸格局 , 这个格局不仅是制造业利益格局 , 也是服务业利益格局 。
全球目前80%的采购是来自跨国公司 , 也就是我们订单来自于跨国公司 , 不仅是对华贸易的进口和出口 , 包括海外贸易 。 但因为国际贸易涉及的链条太长 , 距离太远 , 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 从这个角度来讲 , 核心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流通的成本 , 一个是信任的成本 。
所有外贸出口面临流通和信用难题
传统贸易方式的流通成本一定是和规模有关系 , 规模越大成本越低 , 信任成本和距离成本有关系 。 为什么90%海外中小批发商、零售商仍偏好在当地小批发店进货 。 因为距离会让批发商缺乏安全感 。 当然 , 流通成本最明显 , 尤其在物流的交付成本上 , 小规模企业比大规模贵很多 。
这两个就决定了传统贸易模式是业态贸易和服务的结合体 , 像是三菱 , 在日本、德国 , 早期有一些综合商社介入 , 帮助中小企业打国际市场 。 有时候到中国来谈生意 , 这些商社过来带两个人 , 一个是工厂的 , 一个是商会的 , 工厂谈质量 , 要什么东西 , 真正业务交给商会来谈 , 甚至从某种意义来讲他也要赚企业的差价 。 但无论如何 , 都是日本的大企业和小企业赚这个钱 。
深圳改革开放到今天 , 我们外贸以中小企业为主 , 但是我们的外贸从来没有人帮助 , 从来没有这样的大企业去帮你谈生意 。 但是中国制造业转到中国来之后 , 但未必现在就一定转到越南或者是转到哪里 , 或者很晚的时间才会有这样 , 因为中国人太多 , 有太多空间可以挖 。
我认为中国经济行不行的核心取决于外贸和出口 。 因为这是赚老外的钱 , 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 , 中国有很大的制造基础 , 已经是全球100多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 , 说明中国制造的货是有市场的 , 而且中国有1485品类的商品 , 说明我们在这个领域已经是老大了 。
【通肖锋:”大数据”提升中国外贸出口利润】中国外贸缺少品牌和渠道 利润被打压
但是这么多年下来 , 我们外贸的盈余很低 , 原因在于外贸的收益有90%多来自制造业的利润 , 值得注意的是 , 为什么我们在渠道、品牌、服务业、金融、物流上都没有盈利?如果制造10万双鞋子 , 这些鞋子主要订单来自五六个大卖家 , 那么溢价率就会低 , 因为要用人家的牌子、人家的渠道去销售 , 而中国的工厂就是大卖家的车间 。 既然是人家的车间 , 就谈不上你的贸易 , 贸易叫做商品或者服务的交换 , 而中国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只赚一点加工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