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财政部的内部口径是按照货物征税,从来没有要求按照货物来监管,但等到企业拿到正面清单,发现是按照货物来监管 。 ”一名与财政部有过沟通的跨境电商人士告诉采访人员,财政部本意还是扶持新兴业态发展,希望规范,但没有预料到正面清单带来这么大的影响 。
多名与相关部委有过沟通的跨境电商人士对采访人员分析,正面清单进入会签流程后,只能让各个部委在各自的职责内,按照法律法规来解释相关清单 。 在国家层面没有针对跨境电商相关法规的情况下,惯性思维就是按现行规定来操作,这就出现了对首次进口商品要拿批文或者注册等要求,“没有法规说,你跨境电商可以不这么做,所以监管部门也不会来松这个口 。 ”
“再说,当初国家力推跨境电商,主要还是为了促进出口,对进口的定位,一直是补充 。 ”一名资深业内人士认为,一旦跨境电商进口做大,对一般贸易冲击的担忧势必升温 。
最后的希望
再加上缺乏沟通,跨境电商新政打了诸多商家一个措手不及 。
多名大型跨境电商负责人对采访人员反应,对于税率调整一事,相关部委有过调研,但正面清单内容在公布前,他们并没有被调研或者沟通 。
在4月8日新政启动实施后的半个月内,多家跨境电商以及试点城市代表曾坐在一起沟通过两次,但这两次会议都没有相关部委人士到场 。
与会人士告诉采访人员,大家主要是交流下新政后各自运行情况,通报下各个园区情况,梳理问题在哪里,“看看是个别现象还是整体现象,是短痛还是阵痛,结果发现大家问题都一样,都普遍存在 。 ”
不少商家都较为悲观,认为保税进口已经很难继续,直邮可能是未来的一个方向 。 但难度同样不小 。
有跨境企业给采访人员算了下成本,目前跨境电商卖的三成商品为美妆,其中大概只有10%有批文,而这部分是刚需,这意味着剩余的这些要么不做,要么转去海外仓,“国内一单的成本不到10元,包括打包和运输成本,但海外直邮就至少要30元的成本 。 ”
成本高只是缺点之一 。
“在整个跨境电商进口业务中,直邮只是杯水车薪,满足不了跨境电商进口需求,而且受制于每天通关量有限,顾客等待时间较长 。 ”有的跨境电商人士直言,直邮业务并不适合大规模展开,消费体验也很难控制 。
多名受访商家的期望依然是,新政能够调整 。
【跨境电商新政下商家出路难寻】听说,现在相关部委的调研还在继续,有些企业的反馈已经上报 。 “希望不要等太久,再拖几个月,市场信心就难以挽回了 。 ”一名跨境电商高管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