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Wish部分店铺被封( 二 )


官司要去美国打?
19日当天 , 包括吴先生在内的多名卖家代表来到Wish中国上海总部 。
“2016年2月16日接到Wish律师的电话 , 说我发的货有21票是空包 , 就是所谓的欺诈 。 我当时就要求他们提供证据 , 他说19日应该会有具体的证据出来 。 但是19日和Wish的3位律师见面沟通 , 他们提供了一个客户的单号 , 却追踪不到信息 。 ”23日 , 吴先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 , 和他情况一样 , 其他几名卖家也未得到Wish提供的确凿证据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这并不是Wish平台首次发生这样的事件 。 2014年底 , 因为涉及知识产权等问题 , 部分平台卖家被封店扣款 。 彼时 , Wish方面曾表示扣留的销售额在180~240天后就可退还 。 不过 , 8个月后 , 卖家仍旧没有等来消息 , 后只好前往Wish上海总部讨要说法 。
“Wish平台常常用我们的货做人情 , 只要买家稍微反映产品有瑕疵 , wish客服就会退款并告知买家不用退货 。 他们有什么权力 , 这是我们卖家的产品啊 。 ”吴先生还向采访人员表达了他对Wish其他方面的不满 。
至于为何当初会选择在卖家现在看来存在诸多问题的Wish平台开店 , 多名卖家向采访人员反映 , 因为开店流程简单便利 , 其当初并未注意太多 , 截至目前也不知晓其合作主体是哪一方 。
2011年9月 , 来自东欧的犹太人Szulczewski和来自中国广州的张晟在美国硅谷成立了Wish的母公司ContextLogic 。 此后ContextLogic推出了Wish并获得了多轮融资 。 2013年 , Wish正式转型成为服务中国卖家和国外买家的跨境电商平台 。 2014年 , 为了进一步拓展中国供应商资源 , Wish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 , 此后吸引了一批具有价格优势的生产厂商在Wish上开店 。
工商资料显示 , Wish于上海设立的分支机构——上海薇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0月13日 , 注册资本为121万元 , 法定代表人为Szulczewski , 股东正是ContextLogic , 其认缴出资额为121万元 。 资料还显示 , Szulczewski是这家公司的执行董事 , 张晟为监事 。
所以 , 针对卖家要走法律途径的表态 , Wish方面表示 , 其是美国公司 , 如果想走法律途径要去美国起诉 。
根据卖家提供的Wish相关对接人联系方式 , 采访人员电话采访了Wish一位招商运营负责人 。 对方态度较为谨慎 , 表示对于相关事件并不了解 , 并让采访人员直接同律师联系 。
搞不清楚的主体
24日下午 , 采访人员尝试在Wish商户平台进行注册 。 在知识产权、履行订单以及用户服务等方面 , 其确列有相应政策 , 如果商户遵守规则 , 就不会受到平台处罚的影响 。 那么 , Wish和维权卖家之间的是非是业界常态吗?
就此 ,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采访了一位从事类似业务的跨境电商平台人员 , 对方表示 , 在遇到针对平台卖家的一些投诉等时 , 其均会在采取措施前联系取证 。 “只有极少极其特殊的情况之下 , 比如交易双方的诚信度 , 货物价值非常低 , 或者商家都主动承认没发货 , 我们就直接退款 。 但是事后一般都是会有申诉的机会 。 ”
电商观察员鲁振旺表示 , 就平台方来讲 , 卖家出现产品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情况应该是事先都要想到的 。 “平台可以通过保证金等方式进行约束 , 而不是等到出了问题就冻结卖家账户 。 目前来看 , 平台的监管是有问题的 。 ”他指出 , 一旦出现问题 , 平台也不能“自己说了算” , 要提供充分的证据 。
此外 , 还有一种业内猜测:Wish平台或是出现了财务问题导致供应商的款项不能及时给到 , 而“找了一些其他理由” 。 采访人员未能从Wish处证实这种说法 , 但鲁振旺表示 , “这种情况一旦出现 , 供应商应该看下到底是和谁签的合同 , 假如打官司要和谁打 。 如果由中国公司负责就可以在中国起诉 , 一旦是美国那边就比较麻烦 , 起诉他们要到美国去 。 ”在他看来 , 跨境电商迅速崛起 , 但在监管上还比较混乱 , 尤其是跨国电商平台很难监管 , 因涉及归属问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