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曾评价:“我只是说过我相信黄峥 , 但对整个团队没了解过 , 对拼多多的商业模式也一直没搞懂 。 ”当“亏损换增长”的故事不再性感 , 拼多多需要一个更精彩的新故事 。

文章插图
文|《中国企业家》采访人员 程璐
编辑|李薇
头图摄影|邓攀
自2018年上市以来 , 拼多多股价随着平台用户数的增长一路高歌猛进 。 但自今年2月26日股价触及212.6美元高点后 , 拼多多的股价开始走向下坡路 。
按照8月11日收盘价89.61美元计算 , 拼多多股价年内跌幅达57% , 市值从最高处的2607亿美元跌至1123亿美元 , 半年内市值蒸发了1484亿美元 。
曾经的资本市场宠儿拼多多 , 为什么不香了?
这与近期资本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无关系 。 随着中概股上市监管风暴的来临 , 以及国家对互联网平台企业反垄断监管的日渐深入 , 打开中概股的K线图 , 可以看到中国不少互联网公司的股价今年以来一路走低 , 甚至几近腰斩 , 有的甚至跌去了九成以上 。
但就电商领域而言 , 相比于阿里、京东年内股价分别下跌15%和36% , 拼多多的下跌幅度无疑更猛烈 , 在公司业务基本面几乎无改变的情况下 , 资本市场的估值逻辑发生了什么变化 , 以至于资本市场为何没有那么看好拼多多?
【拼多多股价最新走势 拼多多股价跌了多少】对于拼多多来说 , 走过原始积累阶段 , 未来互联网人口红利可以预见地走向天花板 , 在华尔街眼里 , “亏损换增长”的故事不再性感 , 拼多多需要讲出一个更精彩的新故事 。 如何保持增长 , 是拼多多下一阶段的目标 。
告别野蛮生长
拼多多曾是资本的宠儿 。
包括桥水基金在内的众多知名机构的投资名单里 , 拼多多都是重仓股 。 拼多多上市之后 , 一路烧钱一路成长 , 多次通过定增和可转债的方式融资 , 甚至在2019年9月的可转债中 , 创下了过去15年中概股科技公司首个0%到期收益率和0%票息发行可转债的纪录 。 资本市场对其认可程度可见一斑 。
但今年以来 , 资本市场的态度似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
除了股价持续下跌 , 国内知名私募机构景林资产在一季度减持拼多多近378万股至261.8万股 , 拼多多也从景林资产的美股第一重仓股降至第二重仓股;近年来美国市场上最风光的投资公司之一ARK投资也分别在5月和7月连续减持拼多多 。
不过 , 机构之间的看法也存在差异 。 华兴资本近日将拼多多的评级从“持有”上调为“买入” , 维持目标价为150美元 , 依旧看好拼多多的上升潜力 。
和资本市场相比 , 在拼多多内部 , 员工对股价变化的感知似乎并不明显 。
一位拼多多内部人士表示 , 公司的业务基本面没有任何变化 , 公司层面也不太在意股价波动 , 因为拼多多期权的归属加解禁期长达7年 , 公司还很年轻 , 高管团队都是从创业初期与黄峥一起征战至今 , 所以大家的目标还是怎么做好业务 , “与大公司相比 , 现在拼多多才多少人 , 但却做到了现在这样的GMV和活跃用户 , 未来还会继续增长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