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跨境电商三个核心:产品、运营、渠道】“成功太偶然了, 是没有办法复制的, 但是失败的东西就是我干过一次你再干依然会失败”“跨境电商里面有三个核心, 产品、运营、渠道”“ 我们有一个合作伙伴是做办公椅的, 有3千个工人, 别人叫他王总, 听起来很牛, 他说其实我知道我就是美国客户的车间主任” 这是本次雨果论坛演讲嘉宾四海商舟的Mark在会上的一些精彩语录 。
跨境出口电商早期的蓝海市场让不少人在其中捞了一桶金, 但是随着跨境电商不断发展, 这片蓝海市场如今已不如当初那般轻松, 甚至一些行业翻为红海 。 Mark以亲身经验, 为大家讲诉那些年的失与得 。
成功太偶然了, 是没有办法复制的, 但是失败的东西就是我干过一次你再干依然会失败 。 早期做了假发行业, 那时2006年还没有竞争对手, 由于稳定收入就一直靠山吃山, 后来深圳发展起来之后, 而公司却安稳度日导致后续步伐跟不上, 引发了以下问题, 值得大家思考 。
一是在第三方平台上卖货卖不下去, 卖杂货卖不过别人;二是2009年的时候大概有5-6个独立网站, 每个网站算下来一年大概亏50万美金左右;三是公司快干不下去了, 拿到风投的钱也烧的差不多了, 就特别困难 。 遇到这种情况, 究竟有哪些问题, Mark做了以下几点分析:
跨境电商里面有三个核心, 产品、运营、渠道 。
一是中国有一个信息不对称的东西存在 。 在中国有很多工厂是生产、研发、制造、设计, 但是他们在欧美没有渠道, 只能做代工 。 反过来我们这群卖家什么都懂, 也有渠道资源, 但是就没有产品, 我们就开始做业务转型 。
二是业务冗杂 。 最早干B2C为什么会亏钱?因为从产品到渠道都抓 。 后来开始做减法, 我们的产品在各渠道都有在卖, 就发现可以不用去做渠道了, 现在公司独立网站只剩两个了, 然后发现产品制造环节我们也不用了, 我们就只转型做中间的运营 。
三是电商肯定未来会越来越扁平化 。 一个创业团队, 2-5个人的团队就快速地找一个工厂合作, 跟工厂捆在一起玩 。
关于为什么中国在大力的提倡跨境电商, Mark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是无烟经济 。 比如某产品从2千万的产值在不增加产能的情况下能够卖到6千万, 同时在不做设备、人工、厂房的投资下进行二次升级的, 这就叫无烟经济, 现在就是在走这个道路 。
二是产品研发 。 很多工厂就知道做产品,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做 。 电商的价值是能让消费者和工厂之间能建立直接的联系, 然后反向地来做产品研发, 就像潮流词C2B一样, 众筹就是有点这个意思 。
三是业务解构 。 很多中国工厂就是样, 一个工厂100%的产能里面有60%是为一个客人的 。 我们有一个合作伙伴是做办公椅的, 全中国做的最大的 。 他说有3千个工人, 别人叫他王总, 听起来很牛, 其实他知道自己就是美国客户的车间主任, 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 。 电商就是机会, 通过3—5年的努力, 最好的结局是工厂有40%的产能是自己做贴牌的, 60%是继续给老外做贴牌来支持我们自主品牌的生产 。
四是就业 。 国内的就业环境越来越差了, 为什么跨境电商跟就业也扯到一起了呢?这里面有一个我自己想的混蛋逻辑 。 国内消费是恒定的, 是一个存量市场, 对政府而言无非就是左口袋放到右口袋的问题 。 而跨境电商就是国际利益二次分配, 其实现在政府为什么鼓励跨境电商?就是鼓励大家去干一个跟老外抢饭碗的生意, 因为这个生意不抢占国内的其他生存环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